汶水謠 文青部落丨冬藏春發(fā)
□趙家棟
“莊稼活兒,不用學(xué),人家咋做咱咋做!”退休后,在農(nóng)村長大的我,回鄉(xiāng)下的老院種時令莊稼與蔬菜。實踐告訴我,莊稼活兒技術(shù)不低,盲從不得。
故鄉(xiāng)在岱下山嶺間,告別故鄉(xiāng)50多年,在我濃了淡、淡了濃的鄉(xiāng)愁里,農(nóng)家冬藏主要是地瓜和白菜。
童年的記憶里,故鄉(xiāng)“泰山三美”中的白菜品種為“大青芽”“獅子頭”,“大青芽”耐儲存,“獅子頭”質(zhì)優(yōu),可炒著吃、可燉著吃、可清蒸、可醋熘,煮時出水少,乳白色的湯,味獨特。
初次幫家里收藏白菜,是我剛上小學(xué)的那年初冬,白茫茫的天空,雪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呼呼的西北風(fēng),似吹響了緊急集合號,村上男女老少奔向河旁、溪邊的自留地收白菜。父親在人民公社水利工地,顧不上家里的農(nóng)活,放學(xué)后,母親與我去南山下河畔收白菜。雪越下越大,母親犯了愁,七口之家的自留地,數(shù)百棵白菜,寒流來了,若不收,在野外會被凍成冰疙瘩。鄉(xiāng)親們說,白菜收早了,存放時垛起來,天暖會霉?fàn)€,天冷了不及時收則會凍壞。那晚,從工地趕回家的父親,進(jìn)院見碼好的白菜垛忙問我們:“這么多白菜,你娘倆兒怎么弄回來的?”母親說:“多虧了四鄰八舍。”
儲藏鮮地瓜用地窖,鄉(xiāng)親們管枯水井似的地窖叫“窨子”,春茬地瓜作食物,麥茬地瓜大多用于來年春天育種“養(yǎng)芽子”。窨子里儲存的還有水果和蔬菜,封閉后,會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取地瓜或水果、蔬菜時,先打開窨子蓋,人需要等一會再下去,過早下去會中毒,嚴(yán)重者會昏迷甚至窒息死亡。
今冬,我儲藏的是個頭苗條、葉片較薄、口感細(xì)膩、入口即化的“天津綠”白菜和山東特產(chǎn)“萊蕪雞腿蔥”。“萊蕪雞腿蔥”生吃甜脆香辣,炒食香味濃郁。蔥白肥大的“萊蕪雞腿蔥”,矮小、粗壯,基部顯著膨大,向上漸細(xì)并稍彎曲,形似雞腿而得名,與市場上常見的大蔥相比,口感和香味獨特。“天津綠”白菜垛在院內(nèi),根據(jù)天氣,適時遮蓋、通風(fēng)、晾曬,可吃到來年春暖花開;“怕動不怕凍”的雞腿蔥,可吃到春燕歸來。
故鄉(xiāng)依山傍水,農(nóng)家院落大。為防一年四季無人居住的老院雜草叢生,退休后,我在院內(nèi)“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很少去市場買糧食、蔬菜。今年小雪到來前,我為小蔥、大蒜等越冬菜除草、施肥、覆蓋,靜待春發(fā),感受生命的力量和春天的氣息。
我憑擁軍卡或身份證,可免費乘公交車,隨吃隨到鄉(xiāng)下取冬藏菜。晴好的日子,暖陽下,院內(nèi)晾曬著一排排白菜。萬物復(fù)蘇的日子,畦中的小蔥、韭菜、菠菜、油菜,悄悄鉆出覆蓋的樹葉,爭先吐綠報春。我常想,人生低谷時,也應(yīng)像地里冬藏的蔬菜那樣,不懼嚴(yán)寒,默默積蓄力量,潛心迎接明媚陽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tuán)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