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上的“養老經”——泰安肥城市推行“一塊田”經營,讓村里老人“不種田也有糧吃、有醫養”
雖是寒冬料峭,田埂間綠色的小麥依舊生長正旺,在暖陽下呈現出勃勃生機。
在田野盡頭的小村是泰安市肥城市安駕莊鎮正東村。2024年12月10日一大早,75歲的村民劉斌剛和老伴正在給院門上鎖。他們不是去田里干活,而是去村里的服務中心“養老”。在正東村,由于年事已高,很多像劉斌剛一樣年齡的老人都不再種地,但依舊可以“靠田吃飯”“以田養老”。
近年來,肥城市推出“一塊田”經營模式,通過調地、換地的方式合田并塊,讓集體自主經營“一塊田”。去年開始,安駕莊鎮在“一塊田”的基礎上作出創新,將土地流轉與農村養老服務結合起來。“村民土地流轉給集體后,集體經營土地的所得收益,劃出一部分用于村里老年人吃飯、醫療,實現‘以田養老’。”安駕莊鎮黨委書記楊仁峰說。
在正東村宏愿“一塊田”養老服務中心,不少老人正在院子里曬太陽。這里原本是一所閑置小學,如今早已改頭換面,康復室、理發室、洗衣室、棋牌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可為老人提供包括助餐、助潔、助醫、娛樂等在內的八項服務。
? ? ? ?12點不到,中心50平方米左右的幸福餐廳,坐滿了等待開飯的老人。一葷一素、一面食一湯,老人只要花費1.2元就能吃飽。75歲的陳春芳老人對此很滿意:“孩子在外地,我們老兩口每天都是糊弄吃一點,現在有了食堂,這兒的飯菜好,人多,吃起來也熱鬧。”老人們吃著飯,中心的工作人員忙著打包餐盒——他們要去給村里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送午飯。
“通過餐廳到場情況,我們能每天及時掌握老人的行蹤,避免意外發生。”正東村黨支部書記、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劉慶賀說,為解決村里老年人就業問題,中心還引入了操作簡單的太空泥包裝、手工串珠等項目,讓村內老年人、殘疾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打發時間,賺點零花錢。
? ? ? ?2023年,安駕莊鎮還打造了“一鍵通”智慧養老平臺,為老人佩戴智能手環,解決老年人看護問題。老人佩戴手環后可實時監測身體狀況,遇到緊急情況可按一鍵呼叫按鈕,中心立刻安排人員趕到現場。據了解,數字鄉村智慧養老平臺截至目前已接收呼叫350余次,處理緊急事件30余起。
多畝田流轉成“一塊田”,曾經的“靠田吃飯”,如今有了新的時代詮釋。
“通過‘一塊田’,整合了農村零散土地,增加了村集體收入,解決了農村老人‘吃好飯’的大問題,還看護照料了老人,為其在外的子女消除了后顧之憂,肥城‘以田養老’可以說是當前農村養老的一種新模式,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王超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秦浩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