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泰安分行 警惕金融“代理維權”背后的詐騙陷阱
非法“代理維權”案例
王某征信出現(xiàn)逾期記錄,急需申請貸款的他看到了一條幫改征信記錄的廣告……對方要求他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借款信息以及實名的電話卡并先后多次要求王某轉賬作為“服務費”。同時,王某還在對方的慫恿下,多次撥打監(jiān)管投訴電話,試圖刪除自己的征信逾期記錄。后來,王某的征信不良記錄并沒有被修改,竟還等來了司法機關的調查。
我是被騙的...顏某在銀行申請了30萬信用卡分期并將資金違規(guī)借給張某。張某卷款跑路后,顏某無力償還分期資金。某天,顏某在網上看到打著“法律咨詢”噱頭的廣告并點擊…咨詢”公司稱可代理“銀行停息掛賬”等業(yè)務并慫恿顏某惡意投訴銀行以獲取不合理的協(xié)商與索賠。后來,銀行發(fā)現(xiàn)了該公司與顏某的異常行為并報警處理。
不法分子往往以提供“代理維權”服務為由向消費者收取高額服務費,隨后向消費者提供同質化、模板化的話術,讓消費者同金融機構進行溝通;或者在獲得消費者相關信息后,冒充消費者與金融機構溝通,甚至向監(jiān)管等上級部門投訴。然而,非理性訴求的纏訪投訴往往不成功。當消費者第二次找咨詢公司時,就以服務升級等理由要求消費者再次轉賬。更有甚者,在收到消費者第一筆服務費后就已將消費者拉黑。此時消費者的個人資料也早已被倒賣,從此陷入其他機構無休止的騷擾推銷電話之中。
非法“代理維權”特征
宣傳信息夸張不實
不法分子通過網站、自媒體平臺等發(fā)布信息,聲稱可以“優(yōu)化債務”“修復征信”“全額退保”。以“維權不成功不收費”“成功處理眾多案件”等為宣傳噱頭,虛構成功案例,誘導消費者。
牟利方式花樣繁多
不法分子常以各類“咨詢公司”為偽裝,向消費者收取高比例維權提成、手續(xù)費、咨詢費。不僅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信息、聯(lián)系方式等還要求消費者將身份證、銀行卡等交其“保管”,以便其非法出售個人信息牟利、截留維權退還資金,甚至擅自代消費者辦理信用卡、小額貸款等套取資金。
“維權手段”涉嫌違法違規(guī)
不法分子教唆消費者或以消費者名義發(fā)起大量不實投訴舉報,提供夸大或虛假的證據(jù),如編造誤導銷售、暴力催收等情節(jié),虛假報警謊稱身份證丟失被冒名開卡或信用卡被盜刷等。
非法“代理維權”風險
面臨財產損失風險
消費者一旦簽署所謂的“代理維權”協(xié)議,不但需支付高額維權費用,還有可能被非法侵占維權退還資金,甚至被套取貸款、信用卡資金,將面臨資金損失。
面臨信息泄露風險
消費者提供個人信息后,可能面臨信息被泄露倒賣風險。消費者如想終止“代理維權”,不法分子可能根據(jù)掌握的信息,對消費者及親友進行騷擾恐嚇,干擾消費者正常生活。
面臨法律責任風險
不法分子誘導消費者采用涉嫌違法違規(guī)的手段進行維權,甚至被誘導參與非法集資等,消費者一旦聽信教唆,可能被卷入報假警、偽造證據(jù)資料、敲詐勒索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
通訊員 毛瑞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