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歸鄉創新創業 一抹“鄉愁”激起鄉村文旅“千層浪”
中新網金華12月4日電(邵燕飛)“阿郎金東人,看弗著積道山是要哭的咧!”從古至今,在外打拼的浙江金華金東人只要見到積道山便知道“歸鄉了”。如今,積道山腳下,一幅安居樂業的現代田園圖景徐徐展開,這便是“歸鄉·八仙積道”。
“歸鄉·八仙積道”以“共富帶”串聯三個村莊、一條老街、一個景區、百余畝稻田、百余畝果園,激活山水生態資源,探索新的鄉村共富模式。而鄉村振興,關鍵靠人,“八仙積道”品牌為“歸鄉”,寓意故鄉呼喚游子回歸。經過一系列環境提升改造工作,多年來,大批歸鄉人來到這里創新創業,為鄉村煥新注入“源頭活水”。
12月4日拍攝的八仙積道共富帶。(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張祥毅 攝
每到假期,積道山下的白鷺營地以其獨特的自然魅力和自由的度假方式吸引大波游客。營地負責人趙周翀是“90后”,當得知公司要在家鄉打造文旅項目時,他主動請纓,歸鄉負責新營地建設。“白鷺營地深度踐行‘共富帶’的使命,為周邊村民提供了許多工作崗位,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趙周翀說。
12月4日拍攝的八仙積道共富帶。(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張祥毅 攝
位于“八仙積道”的臺灣水果智慧農業科技產業園負責人張園園也是一位歸鄉人。多年前,她與臺胞盧國峰相識相戀后成立了上述產業園,種植臺灣鳳梨、臺灣火龍果、臺灣香水檸檬、臺灣蓮霧等知名臺灣水果。
“我是機緣巧合下了解到‘八仙積道’,深入了解后更是心動。園區落地后,吸引了不少來自臺灣的農業技術人才,還為當地農民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睆垐@園說,自己致力于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三產深度融合示范,提升農業產業升級。
據悉,以臺灣鳳梨為例,“一產”可以引進臺灣種苗培育出優質的鮮果,“二產”可以將水果加工成鳳梨果干、鳳梨果醬、鳳梨酥等產品,“三產”可以開發研學項目,吸引周邊親子游,游客共同采摘鳳梨、制作鳳梨酥,烤制好還能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12月4日,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八仙積道,游客在坡陽古街游覽。中新社記者張祥毅 攝
眼下,從“60后”到“00后”,“八仙積道”的歸鄉人隊伍中臥虎藏龍——前銀行高段職員歸鄉創業網紅小串“饕人之聚”,牛津大學經濟學碩士歸鄉創業藝術館“不中繩墨”,文旅行業退休專家歸鄉創業“老電影民宿”……他們保持著激情與活力,在家門口實現了“詩和遠方”。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