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壽高質量發展路徑解析
自9月24日以來,Wind保險指數累計上漲了30.25%,遠高于大盤(上證指數)同期19.33%的漲幅。
投資者的選擇是業績的風向標,在A股進入業績披露期以來,保險是不多見的全面預增行業。在專業分析機構直呼保險業三季度業績“開香檳”之時,中國平安在10月22日提交了第一份成績單:
報告期內,中國平安集團總資產突破12.53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753.83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歸母凈利潤1191.82億元,同比增長36.1%。
壽險是平安業績基本盤中的基本盤:前三季度,平安壽險實現歸母凈利潤809.31億元,同比增長34.99%;新業務價值達成351.60億元,同比增長34.1%。
每一個指標的增長,都足以戳動投資者的神經,“增持”“買入”評級也就不足為怪了。
當下,隨著新“國十條”的發布,保險行業也有了前行和發展的新行動綱領。拆解來看,新“國十條”不外乎三大主題: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回首保險行業發展的上一個十年,是一個急速增長而又迅速轉變的十年,在發展初期的行動綱領上,發展質量和發展速度并駕齊驅。
當行業的發展核心從“看誰跑得快”轉變為“看誰行得穩”,也意味著一個“好公司”“價值公司”的時代來臨了。
對于人身險機構來說,新“國十條”還要求要發揮好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這亦是高質量發展階段尋找一家優秀公司的主要視角之一。
縱觀平安人壽發展歷程,始終如一堅持社會價值、客戶價值與企業價值的統一。其發展脈絡,與保險行業前行的步伐同頻共振。
保險業初始年代,平安人壽“在創新中求發展”
提及保險公司,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會聯想到中國平安。
這不無道理。1998年,中國平安拿到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頒發的“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成為我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
1994年5月,國內第一套壽險營銷方案在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深圳平安人壽保險公司誕生。隨后,中國大陸第一批壽險營業部經理、第一批個人壽險業務員、第一批營銷督導陸續產生。
可以說,平安人壽見證了保險復業后,人身險行業整個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
2021年,在平安人壽第25屆高峰會上,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曾深刻復盤平安人壽的發展歷程,將之歸納為“本土化、國際化、中國化”三大發展階段,對應著平安人壽的三次改革以及平安人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成長經歷。
其實,在平安成立之初,其經營思路與“老人保”相似,業務大多集中在財險領域。后來,馬明哲到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地區考察,發現當地壽險公司大樓林立、廣告牌隨處可見,大受觸動,開始嘗試做壽險,并在研究歐美、日本等多地壽險發展模式后,成立人身險部,并注冊了壽險公司。
這一段時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啟動,保險行業也迎來發展機遇。1995年,經過三年起草、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以下簡稱《保險法》)正式面世,確立產壽險分業經營原則,拉開了保險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幕。
此刻,多次并充分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的中國平安已經充分做好了準備。乘著時代的紅利和政策的東風,平安整合東西方優秀經驗,完成了壽險業務從無到有的探索,成為國內第一家在經營、管理、精算、產品、營銷、培訓與服務模式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流程、標準體系的壽險公司。
特別是公司在1994年引入了個人保險代理人營銷制度,迎來了同業的爭相效仿,也在保險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一階段,是保險行業復業之后的第一次大發展,監管機構確立,市場主體增多,行業保費邁向2000億。平安人壽也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企業價值的飛速發展。
三個“國十條”重塑保險業,平安人壽與時俱進持續革新
2006年,保險行業迎來了第一個“國十條”發布,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建設一個“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相統一的現代保險業”,同時要求,“統籌發展城鄉商業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保險產品科技含量,發展網上保險等新的服務方式,全面提升服務水平。”
2014年,保險業第二個“國十條”發布,在要求行業自身健康發展的同時,還要求保險機構“構筑保險民生保障網,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同時“拓展保險服務功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兩個“國十條”分別在不同的時間節點,在保險行業的發展航向上產生重大影響,并不斷引領保險行業向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快速前進。
于平安人壽來說,也是自身視野國際化并不斷自我革新的過程。通過前兩個“國十條”描繪的路徑,平安人壽最先引入大量經營管理技術和專業人才,全面發力更具業務品質的個險,提升自身專業化經營、精細化管理水平;面對監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的方向指引,平安人壽依賴中國平安強大的技術實力,開創中國保險業“無紙化投保”先河,并成為作為國內首家險企,對傳統業務員銷售渠道的客戶提供電子保單服務,這無疑給代理人展業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業務發展的同時,平安人壽不忘拓展保險服務功能,在服務實體經濟、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形成了諸多亮點項目。
如今,第三個“國十條”發布,高質量轉型發展中的保險行業在增長探索中有了新的抓手:“提升保險業服務民生保障水平”“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高數智化水平”“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大資源投入,提升經營管理效率”……仔細讀之,有方向,也有當下困擾保險公司降本增效問題的解法。
無疑,當下的保險行業的發展處境很難與以前相比,經歷了銷售端代理人制度轉型、利率不斷走低使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承壓、投資市場波動等諸多變化,如何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的頭等大事。
顯然,在2019年啟動了第三次深化改革的平安人壽很早就看清了形勢。自2019年底以來,平安人壽圍繞“4渠道+3產品+數字化”核心目標,進行了深入徹底的改革。如今,改革效果已經逐步顯現。
可以在三季報中一探端倪:
前三季度,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達成351.60億元,同比增長34.1%。其中,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1.6%,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54.7%,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68.5%。特別是轉型力度更大的代理人渠道,平安人壽也為行業釋放了積極信號。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個人壽險銷售代理人數量36.2萬,相較于去年末實現人力正增長,去年末這一數字為34.7萬。
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探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新“國十條”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市場體系完備、產品和服務豐富多樣、監管科學有效、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保險業新格局。在實現這條路線的道路上,挑戰仍存。
盡管2024年前三季度保險行業資負兩端均有不錯的表現,但所處的環境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利率下行導致準備金增提、內生資本補充能力下降等挑戰仍然考驗著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探索任重而道遠。
新“國十條”指出,要深刻把握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涵,牢固樹立服務優先理念,充分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大力提升保險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推進金融強國建設,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局。這也是平安人壽當下改革轉型發力的重要方向。
此前,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兼臨時負責人楊錚曾表示,公司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不動搖,將以新“國十條”為航向標和指南針,專注保險主業、服務實體經濟、深化數字化改革轉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未來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保險保障方面,平安人壽聚焦保險主業,不斷擴大人身險產品供給;同時,進一步豐富普惠保險體系,提升全民的風險抵御能力,助力社會公平和諧。為了提供更好的保險服務,平安人壽不斷拓展保險的內涵和外延,探索“省心、省時、又省錢”的“保險+服務”新模式,提交養老金融答卷。
如今,養老領域的布局已經成為平安人壽的一個重要標簽。
2021年,平安人壽攜手平安健康,推出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務計劃,為符合條件的客戶建立專屬健康賬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服務;在高品質康養領域,中國平安發布“平安臻頤年”康養品牌及康養社區“頤年城”;2022年,平安人壽還推出“保險+居家養老”模式,滿足廣大銀發客群的居家養老需求。
平安集團三季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平安人壽健康管理已服務超1950萬客戶;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全國75個城市,累計超15萬名客戶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而高品質康養社區項目也已在5個城市啟動,將于2025年起逐步開業。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新“國十條”提及,保險行業應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大資源投入,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平安人壽對此也早有行動。據了解,中國平安集團在2019年初即將“全面數字化經營”升級為集團戰略,并將數字化變革滲透后端戰略規劃、中端經營管理、前端服務運營各個環節。就平安人壽而言,這亦是提升自身效率和服務行業的抓手。
為了讓數字化賦能經營管理,平安人壽打造了“捷報”數字化平臺,助力經營分析與管理決策;打造了數字化管理指標及報表監測體系,實現關鍵風險全過程監測、預警;打造了“三好五星”數字營業部,賦能代理人隊伍管理。目前來看,公司運營線上化水平99%以上,投保及服務自動化水平在90%以上;閃賠平均時效7.4分鐘,理賠報案平均時效僅需2分鐘。此外,數字化還助力實現精準續收,2024年上半年,平安人壽13個月保單繼續率達到96.6%。
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為進一步發揮自身經濟穩定器和社會減震器功能,平安人壽積極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培育“耐心資本”,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通過地方政府債券、債券/股權投資計劃、信托計劃等方式,支持實體經濟余額達1.4萬億元。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曾表示,中國崛起的背后,一定是以幾家全世界最杰出、最優秀的企業作為支撐,平安有志于成為其中之一。把企業發展融入國家和社會發展大局,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平安人壽正朝著這一方向穩步邁進。
通訊員 杜洽凱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