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織密“四位一體”防護網 法治護航未成年人成長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董文一 審核 晁彤彤)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系家庭幸福安寧,關系社會和諧穩定。我市積極主動聚焦未成年人成長中的諸多社會關注問題,創新工作思路,織密“四位一體”法治化防護網,構建全方位的未成年人保護閉環體系,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多方聯動,構建共管新局面我市多個部門聯動,形成強大保護合力。市委宣傳部等12個部門單位聯合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信息通報、會商研判機制,清單化推進年度工作要點,統籌重點任務。在商圈,縣級成立16部門協調配合聯席會議和保護協會,暢通涉未問題處理渠道,推動行業自律,已妥善處理48件涉未事件。我市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113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754所,新增32.8萬個學位,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100.06%,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13%;實施未保機構“六化聯創”工程,建成遠程診療和康復培訓系統平臺,全省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我市召開。泰山區建成省內首家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面積13000平方米,配套成立6個兒童關愛中心,10個街道(鎮、鄉)建成未保工作站點,330個社區村建成社區村未保之家,打通保護“最后一公里”。
社會共治,營造良好成長環境
我市執法亮劍優化成長環境。健全學校安全督查機制,部署學校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全方位安全檢查,年內抽查149所學校,整改581條問題隱患。成立防治學生欺凌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巡查學校安全管理、校園欺凌等問題。依法治校守護校園凈土。我市將學校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整治周邊環境。“雙副校長、雙班主任”法治宣傳教育新機制在全省率先實現法治班主任全覆蓋。寧陽縣78所中小學校1896個班級配備399名法治班主任,采用三種靈活模式開展法治教育,成效顯著,排查解決312個校內外安全隱患,涉校警情同比下降15.29%。家庭關愛構建未成年人成長搖籃。我市打造“筑夢陽光護未泰安”品牌,實施“雁陣計劃”,構建“1+1+N”家庭教育服務體系,建成6個婚姻家庭輔導中心,引導父母依法盡責。全市城鄉社區(村)家長學校達3389個,鄉鎮級家教指導服務站覆蓋率達96%。
數字賦能,滿足多元需求
數字技術助力跟蹤保護智慧化。我市搭建“未成年人保護綜合可視化平臺”,建成困境未成年人數據庫,“泰山娃”關護App將關護對象納入平臺,“一人一卡”建立檔案和關護方案,精準幫教68名未成年人,24人考入大學。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動態監測和全學段資助制度全面實施,1.23萬名6至15周歲建檔立卡兒童全部教育安置,實現控輟保學“動態清零”。我市實現幫扶救助多元化,開設“110涉未成年人強制報告出警”專線,筑牢孤困、殘疾兒童防線;實施多項助學項目,資助孤兒108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26人、重點困境兒童166人。我市將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醫療保障,全額資助個人繳費部分。我市全方位開展教育引導,堅持日常思政教育,搭建法制和思想道德平臺,開設“雷鋒講堂”“儒學講堂”,建立研學模式。省內首家“泰山家庭法治教育中心”成立,提供法律援助412人次,開展心理測評疏導375人次,不公開聽證29場。
法治保障,關愛問題少年
我市從嚴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快速打擊性侵、拐賣等犯罪,全方位落實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制度,封存犯罪記錄,涉罪未成年人處理遵循最有利成長原則,制發督促監護令70余份、家庭教育指導令50余份。涉罪未成年人幫教因人施策。全市推進相關試點,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分類管理,保護身份信息,推進專門矯治學校建設,動員社會力量創設“泰山娃”保護基金,擴大救助范圍至部分涉罪未成年人,試點推進綜合治理,設立幫教就業指導中心和技能培訓基地,“一體五員”工作體系獲推廣。我市開辟法律援助“綠色通道”。五部門聯合出臺意見,建立聯絡員制度,以工作站為耦合點推進維權工作。建立律師庫,實行“四優”原則,對特定維權事項免核查經濟困難狀況,已受理辦結1274件涉及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通過精心織就“四位一體”防護網,我市從多方面努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堅實保障。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