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互聯網+護理服務” 守護市民健康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于冰冰 通訊員 劉巖 審核 晁彤彤)在現代醫學領域,心臟起搏器為眾多心臟疾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但是,起搏器植入后并非一勞永逸,規范化的程控隨訪至關重要。
對于高齡老人來說,出行不便,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成了難題。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互聯網+護理服務”,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專業的護理服務。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二科接到住在療養院的一位92歲高齡患者家屬的求助。患者2018年在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后來患者因為身體原因一直住在療養院,且臥床行動不便,所住的療養院不具備專業的心臟管理設備。家屬了解到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互聯網+護理服務”,隨即進行網上預約。考慮到患者起搏器已植入6年,心內二科主任王秀立即在院內系統查閱患者當時就診病歷,隨后與護士長陳鈺一起攜帶心電圖機、起搏器程控儀前往療養院。
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評估后,王秀對患者的起搏器進行了程控,發現起搏器工作狀態良好,剩余電量能再為患者服務5年左右,測試起搏閾值,調整起搏輸出電壓,通過優化使起搏器的電量得以延長,患者家屬對該服務非常滿意。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互聯網+護理服務”,進一步拓展了醫院優質護理外延,為患者提供全周期、全流程的便捷服務,精準對接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患者少跑路,護理服務送到家”。
什么是起搏器的程控?
通過外部程控儀對植入患者體內的起搏器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進行評價;必要時結合患者的病情和起搏器收集的數據,對參數做合理調整。
為什么要規范起搏器程控隨訪檢查,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起搏器術后規范化程控隨訪頻率一般要求在術后的第一個月、第三個月和第六個月,要進行門診的起搏器隨訪,如果這三次隨訪,起搏器各項指標參數均正常,建議患者此后每年程控隨訪一次,來確保起搏器的工作正常狀態。臨近起搏器耗竭期,要三個月一次,甚至增加隨訪頻率,以監測患者起搏器的電池電量,進行擇期更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