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社會保險業務“全市通辦” 打通聯系服務企業、群眾“最后一公里”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楊文潔 審核 陳茂榮)記者從11月22日泰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市人社局大力推進社會保險經辦服務的“放管服”改革,將解決社會保險服務中存在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作為改革的重中之重,推出了社會保險業務“全市通辦”的服務模式,全面打通了聯系服務企業、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服務的全面優化與升級。
社保業務的“全市通辦”涵蓋面向企業和職工群眾服務的全部112項業務,服務對象無論在全市范圍內哪里參保,均可選擇最近的社保經辦網點辦理現場業務,進而推動實現社保業務的“就近辦理”,切實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就近辦、少跑腿”的服務需求。為實現“全市通辦”服務標準化與規范化的目標,市人社局編制并發布了《“全市通辦”業務經辦操作規范》,發放到全市各服務平臺及基層站所的經辦人員。同時,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針對經辦人員的業務培訓活動,并對社保綜合柜員崗位的業務權限進行了相應調整,以確保通辦業務在種類、流程、所需材料、辦理時限、政策解釋以及服務標準等六個方面實現統一。
近年來,全市人社系統持續推進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如“無證明社保”“全面綜合柜員”“大數據靜默認證”“網上辦”“就近辦”等等。今年,“全市通辦”服務的全面推行,不僅是對“社保工作服務于人民”理念的深入貫徹,也是對全市社會保障便民舉措的進一步深化與拓展。
隨著“全市通辦”模式的推出,社保業務的全量服務已經擴展到全市所有的社保經辦網點。這些網點不僅包括市級和縣級的政務服務大廳,還包括分布在全市各地的88個基層站所平臺,以及那些具備業務支撐能力的社區(村)服務站和合作銀行網點。這樣可以真正滿足群眾“就近辦”的需求,使得他們能夠在更近的地方辦理各類社保業務。“全市通辦”模式的實施推動了業務下沉到基層平臺,這不僅減輕了參保單位和群眾相對集中地區的社保經辦機構服務窗口的業務壓力,還使得其他地區社保經辦機構的服務資源得到了更加充分和有效的利用。通過這種方式,全市的社保服務資源得到了更加均衡的分配,提高了整體的服務效率和群眾的獲得感。
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及廣泛普及,當前,絕大多數參保單位和群眾傾向于通過政務服務網、社會保險“三口合一”系統、“愛山東”手機App等互聯網渠道,實現足不出戶的業務辦理。然而,仍有部分群體,例如老年人等,因對互聯網操作不夠熟悉,更傾向于前往線下辦事大廳辦理社保業務。以往,他們需前往參保地辦理,往返奔波,耗時費力。而“全市通辦”模式的實施,打破了社保服務的屬地化管理壁壘,使得參保單位和群眾在全市范圍內任一社保經辦機構均可申請辦理相關服務事項,實現了社保業務的跨區域辦理,顯著縮短了這部分群體的業務辦理路程,為參保單位和群眾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在推進“全市通辦”的過程中,我市持續推行“無證明社保”模式,即在全市范圍內的社保經辦機構,對于能夠通過電子證照及數據共享實現即時核查的證明材料,一律免除提交要求,直接為用人單位或個人辦理相關業務;對于無法即時核查的信息,則采取告知承諾服務的方式,即在個人或單位提供書面承諾后,予以辦理相關業務。此舉旨在減少材料提交與流程環節,實現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大大地提升了辦事體驗,真正做到了讓參保對象省心省力。
我市將持續、及時地分析并研究出現的新情況,積極應對并解決新問題,以確保“全市通辦”工作得以穩步且深入地推進,確保參保單位和群眾能夠充分享受到更加貼心、省心、順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