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在河邊住 | 黃河入晉第一縣的“植此青綠”
【編者按】今年是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5周年,為了講述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山西故事,央廣網山西頻道繼2022年、2023年推出《我家就在河邊住》大型融媒體主題宣傳活動第一季、第二季后,于11月19日起正式推出第三季。
第三季圍繞山西“兩山七河一流域”所涉縣域展開,以普通人展現大時代,聚焦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生活富裕的鄉(xiāng)村振興圖景,以及百姓因河而興的幸福故事,多角度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fā)展理念。
央廣網忻州11月21日消息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打開中國地圖,九曲黃河奔流,在中華大地上勾勒出一個大大的“幾”字。在頂端的“幾字彎”片區(qū),不僅有被譽為“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里的最美回環(huán)——老牛灣,而且還有一片深深的綠色點綴在山西和內蒙古接壤的輻輳之地。
“柏楊嶺的每個山坡我們都是用腳步丈量過的,每棵樹我們都一一數過,別看這些油松個頭小,樹齡可不小,能在這種石頭山里活下來,還能長這么高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蓖踔久羰瞧P縣林業(yè)局退休干部,作為生于斯、長于斯的偏關人,王志敏20世紀80年代從山西省林業(yè)學校畢業(yè)后,就被分配到偏關老營林場柏楊嶺作業(yè)區(qū)當技術員,從此開始與綠化造林結緣。
偏關縣林業(yè)局退休干部王志敏(央廣網發(fā) 葉嫻豆 攝)
地處晉西北的偏關縣,得名于偏頭關,曾是明代長城外三關之首,與寧武關、雁門關并稱中華三關,有著“三晉屏藩”“晉北鎖鑰”之稱。作為黃河入晉第一縣,黃河流經偏關縣境32公里,晉陜蒙大峽谷以這里為開端,黃土高原的滄桑地貌特征得以在這里開始彰顯。
黃河入晉第一縣偏關,晉陜蒙大峽谷以這里為開端(央廣網記者 郎麒 攝)
偏關既是山西黃河流域北部生態(tài)修復重點區(qū),又是引黃入晉工程水源保護區(qū)、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zhàn)區(qū),生態(tài)區(qū)位重要,國土綠化責任重大。
深秋季節(jié),放眼望去,偏關縣的溝溝梁梁林木蔥蘢、層林盡染。很難想象,王志敏眼前的這片綠色林海多年前是一片荒蕪,風沙漫天、滿目蕭索,曾是這片土地上的“黃色哀愁”。
偏關生態(tài)區(qū)位重要,國土綠化責任重大(央廣網發(fā) 葉嫻豆 攝)
“種這些樹我們下了很大辛苦,當年苦思冥想的就是怎么能把樹栽活,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栽什么樹、怎么栽、株行株距多大,既要保證成活率,又能達到綠化效果,最后確定最適合的樹種是油松、落葉松、樟子松以及山杏和山桃?!蓖踔久舾嬖V記者。
偏關縣屬黃河中游黃土丘陵溝壑區(qū),處于毛烏素沙漠邊緣,自然生態(tài)脆弱,立地條件惡劣,“山光、水跑、田瘦、人窮”曾經是偏關縣的真實寫照。
“換書記不換主意,換縣長不換主張,一任接著一任干,一級干給一級看”。擲地有聲的話語,宣示著偏關人的勇氣與決心,也凝聚著偏關縣“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
40多年的接力攻堅是偏關縣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zhàn)略定力。20世紀90年代,偏關縣制訂“檸條先行,喬、灌、草結合,興林促牧”的林業(yè)建設方針;2000年,偏關縣把林業(yè)建設緊密地同農村政策落實、產業(yè)結構調整、扶貧開發(fā)相結合,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型林業(yè);2011年以來,偏關縣提出“兩轉變一整合”的林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十四五”以來,偏關縣深入實施綠色有機農業(yè)、綠色新能源、綠色文旅的“三綠”發(fā)展戰(zhàn)略,奮力跑好新時代的接力棒。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成片的綠色正在偏關蔓延開來(央廣網發(fā) 葉嫻豆 攝)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偏頭關下,黃河畔邊,長城腳下,成片的綠色正在偏關蔓延開來。目前,偏關縣綠化率由1977年的不足4%增加到40%,黃土高原上的造林熱潮像支魔法棒,染綠了“中國糜子之鄉(xiāng)”的川梁溝峁。如今,這里實現了從荒涼之地到生態(tài)家園的歷史性轉變。
梁峁染翠,大河安瀾。為筑牢黃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的生態(tài)屏障,偏關縣以打好黃河“幾字彎”治理攻堅戰(zhàn)為契機,以國土綠化為主線,以“三北”工程為重點,大力實施“三綠”發(fā)展戰(zhàn)略,走出了以綠增景、依綠增產、靠綠增收的偏關路徑,并于2022年被確定為“全省三北工程科學綠化示范縣”。
“我們縣近兩年來完成人工造林13.1萬畝,退化林修復工程11萬畝,筑牢黃河流域生態(tài)防護屏障,堅決扛起黃河入晉第一縣‘首站首責’,為建設美麗山西、厚植生態(tài)底色貢獻偏關力量。”王志敏自豪地說。
三關首御,紫塞長河。
偏關縣境內長城縱橫交錯,曲折蜿蜒,山、河、關、堡星羅棋布,是我國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之一,被譽為“中華長城古堡第一縣”。偏關也是山西省內長城里程最長的縣,全縣境內長城總長126公里。
天下黃河第一灣(央廣網發(fā) 葉嫻豆 攝)
除了令人稱奇的黃河與長城第一次“握手”,耳熟能詳的老牛灣還是偏關外長城和長城一號旅游公路的起點,長城一號旅游公路“0km”標志文化驛站就坐落于此。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偏關段連接起乾坤灣景區(qū)、萬家寨水利樞紐、關河口古村落等景點,游客沿著公路即可欣賞偏關黃河與長城相互交融的獨特景致,同時構建起偏關縣四通八達的全域旅游格局。
“植樹造林幾十年,當年栽下的樹都長大了。現在山綠水清的,讓整個老牛灣、萬家寨、古長城的景點都有了靈氣,來旅游的人變多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跟著變好了?!蓖鴿M眼綠色,王志敏滿心歡喜。
偏關縣堅決扛起黃河入晉第一縣“首站首責”(央廣網記者 郎麒 攝)
古城、古堡、古道,大河、烽火、綠魂,奔騰的黃河水拍打著晉陜大峽谷一路向前,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畫卷也在黃河岸畔的偏關縣鋪陳開來。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