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社區食堂讓“一老一小”安享無憂“食”光
“一老一小”,一頭連著“夕陽”,一頭接著“朝陽”,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泰山區岱廟街道花園社區的兩個社區食堂,讓“一老一小”在家門口安享無憂“食”光。
每天11時,花園社區食堂內,熱氣騰騰的飯菜便飄出濃濃的香味,前去就餐的社區老人一邊選菜,一邊聊著家常,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這里的飯菜很適合我們老年人,價格很實惠,還很方便,我不到三分鐘就從家里走過來了。”75歲社區居民趙文武手里拿著飯盒說。
這是花園社區與社區幸福合伙人企業魯菜根聯合為轄區居民打造的家門口的社區食堂。泰山區岱廟街道辦事處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麗告訴記者,這里每餐的菜品都不重樣,有5葷5素共10個菜,還引入了非遺八大碗,居民可自主選擇菜品。社區70周歲以上的老人,花4塊錢就能享受到一葷一素一飯一湯。這處食堂,不僅對社區居民開放,也面向其他社區居民和市民開放。
“我們社區旁邊就是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花園校區,為了方便孩子,我們把原本位于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食堂搬到了現在的位置,原先的食堂則改成了為孩子提供托管午餐的食堂,孩子們一放學就能過來吃飯,吃完午飯還能去三樓的宿舍午休。”泰山區岱廟街道辦事處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麗介紹說,目前有20余名學生在這里托管。
走進專門為孩子開辦的社區食堂,濃濃的飯菜香就撲面而來,廚師正燉著雞腿,熬著黑米粥,在后廚忙碌著,不一會兒,四菜一湯就端上了餐桌。
幼有所育,老有所養,關乎民生,連接民心。花園社區兩處社區食堂,一個為老,一個為小,打破了年齡界限,聚焦“一老一小”的切實需求,充分整合區域各方資源,完善硬件配套設施,實現了“一老一小”群體的互惠共享。
據了解,花園社區還利用社區食堂拓展多元化養老服務,將助餐服務與其他養老服務項目相結合,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設愛心大媽針情坊、康復理療中心、圖書室等服務項目,把餐桌拓展為“書桌”“茶桌”“棋桌”,讓老年人在熱乎飯中吃出“幸福味道”。“我平時有空就來愛心大媽針情坊,在這里做棉服、套棉被,誰家需要棉衣棉被了,拿來材料,我們就動動手幫忙做一下。我們這些老年人聚到一塊也不寂寞,不遠處就是社區食堂,方便極了。”80多歲的社區居民趙興荷手里拿著針線,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們針對‘一老一小’的需求,多方鏈接幸福合伙人,為老年人和孩子分別打造了社區食堂,專門為他們提供家門口的就餐優惠服務。”張麗介紹說,花園社區將進一步聚焦“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探索服務新模式,持續開展好關愛服務行動,為轄區“一老一小”提供更多“家門口”的服務與保障,用精細治理和服務托起“一老一小”幸福感。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劉小東 實習記者 張智凱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