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韻泰山 | 泰安市迎勝小學: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浸潤校園
在泰山腳下,有著76年辦學歷史的泰安迎勝小學宛若一顆明珠,鑲嵌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自1948年建校以來,76載春秋的更迭,見證了迎勝小學的成長與發(fā)展,也讓學校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今,迎勝小學正以滿腔熱情傳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使古老的文化智慧在校園內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與中華文化相關的文史雕刻、名人偉人的名言警句、師生的書畫作品……走進迎勝小學的校園,每一面墻、每一塊石頭、每一個角落都仿佛有“文化味兒”。校園環(huán)境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充分利用班級文化墻、班級板報、手抄報等形式,傳播傳統(tǒng)文化,營造濃郁的“書香班級”文化氛圍,增強班級的文化底蘊,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
課間操前,在迎勝小學的操場上,全校千余名師生齊誦每周的“一詩一文”的內容,書聲瑯瑯,古韻悠悠,場面蔚為壯觀。“學校以‘每周一詩’為基礎,逐漸形成了以一課、一操、一本、一賽、一測為內容的‘五個一’經典誦讀運行機制。學校還編撰了校本教材《古詩誦讀》,學生平均每學期會背誦40首古詩詞、5篇小古文。”學校相關負責人說,此外,學校每學期還會舉行一次“書香詩韻”大賽,讓師生盡情享受詩詞文化盛宴。
2023年4月,在第五屆中華泰山詩文大會上,迎勝小學50名學生共同演繹的節(jié)目《石刻印記精神》以泰山石刻為核心,將濃濃的家國情懷和厚重的泰山文化印刻在經典誦讀之中。一直以來,學校重視學生誦讀興趣及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品讀中華經典,感悟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精神價值、人生智慧和審美趣味等,從而獲得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yǎng)和啟迪,堅定文化自信,走好未來之路。
為適應“雙減”新形勢,實現“減負”“提質”,學校還以實踐活動為切入點,積極探索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教育新模式。在閱讀積累方面,學校以背誦古詩詞、飛花令、朗讀者、成語接龍等活動為載體,使學生廣泛接觸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文化作品,語文素養(yǎng)得到極大的提升。“學校的師生還大膽創(chuàng)新詩詞‘飛花令’形式,陸續(xù)開展了‘家庭飛花令’‘小組飛花令’‘班級飛花令’等活動,讓飛花令這一飽含著‘詩詞之趣’的高雅游戲融入到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學校相關負責人說。
按照各年級學生年齡、學情及認知能力的不同,迎勝小學循序漸進地開展閱讀、成語接龍、古文訓練、飛花令、繞口令等傳統(tǒng)文化學習及實踐活動,同時從三年級開始側重培養(yǎng)學生仿寫、創(chuàng)編古文的能力,奠定學生文化底蘊,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魅力的同時推動其傳承發(fā)展。
“山東省經典誦吟特色學校”“山東省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示范校”“泰安市書香校園”“泰安市教學標準化學校”“泰安市特色鮮明學校”“泰安市學生喜歡的學校”……一項項榮譽記錄著迎勝小學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努力和探索。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學校將繼續(xù)弘揚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努力營造濃厚經典誦讀氛圍,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在每一名學生的心里開出“文明之花”。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楊麗寧 實習生 黃義婷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