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安:大河安瀾助推地域發展
中新網泰安11月1日電 題:山東泰安:大河安瀾助推地域發展
作者 梁犇 秦浩 張汶寧
兩岸蔥綠,湖面朦朧。伴隨一聲清脆的水鳥啼叫,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的東平湖,在晨光熹微中迎來新的一天。
東平湖是黃河流域重要蓄滯洪區、京杭大運河復航和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樞紐。山東泰安境內黃河流域面積占山東省境內黃河流域面積的47.5%,是山東省唯一所轄縣市區全域覆蓋的市。
2023年10月,山東省政府批復同意支持泰安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一年以來,泰安市圍繞打好環境問題整治、深入節水控水、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加快產業“提質技改”,全面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走在前”,逐步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自東平湖向東溯流而上,承載著泰汶大地發展文明的大汶河靜靜流淌,湖中大小不一的綠洲植被茂密,枝頭停留著的白鷺、紅嘴鷗、鷸等鳥類。近年來,泰安市東平縣圍繞東平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集中開展清網凈湖、環境綜合整治等行動,高標準建設生態隔離帶和生態防護林,筑牢黃河下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截至目前,東平湖水質穩定保持地表水Ⅲ類標準,擁有植物資源679種,野生動物786種。
良好的“水生態”基于安全的“水管理”。在泰安市肥城市汶陽鎮,一道長度600多米、擁有42孔的攔河閘橫跨大汶河兩岸,目前工程主體已完工,正式投入使用后,上可通車往來,下可泄洪蓄水。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大汶河磚舍攔河閘工程是目前山東省內單體投資最大、規模最大、攔蓄水位最高的重點攔河閘工程,最大蓄水量達4520萬立方米。該工程通過合理調蓄、引汶調水工程等,既能為周邊河流、地下涵養水源,緩解當地水資源緊缺問題,每年又能為兩岸12.07萬畝農田提供灌溉用水,守護糧食安全。多年來,泰安實施大汶河母親河復蘇行動,目前共創建29條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完成3577個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
高質量的發展生機不只在湖畔河邊,也在鋼筋鐵骨的工業化生產中。位于泰安市岱岳區的泰安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則將綠色發展融入生產全過程,全力加快設備改造升級步伐。
“我們今年新上替代燃料節能降碳項目,以廢布料、廢輪胎、廢紡生物質等原料替代原煤進行熟料煅燒,整個生產線采用自動化操作,年可處理替代燃料2.5萬噸,減少化石燃料1.8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4萬噸。” 泰安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工藝副主任工程師林道同說。
在泰安市新泰市新汶街道工業園區的由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曲兆華指著高速運轉的生產線介紹,他們生產的隔水幕墻和礦用剛性支護網具有耐腐蝕、耐高溫、強度高等優異性能,強度、壽命分別是鋼絲的5倍、20倍,重量是鋼絲的七分之一,市場前景廣闊。他們還通過智能水溫控制系統,使水電站下泄水溫提高2.3-4.5度,解決了水電站冷水下泄影響下游生態平衡的世界性難題。
搶抓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黃河戰略先行區疊加機遇,泰安加力推動制造、能源、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來,泰安提升綠色創新相結合能力,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30家、省級綠色工廠35家;全市“四新”投資增長17.8%、高新技術產業增長44.4%;2個區縣、4個園區、15家企業入選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試點;每年謀劃實施100個市級黃河戰略重點項目,成功爭取省沿黃生態廊道保護建設重點項目30個、2024年省級黃河戰略重點項目31個,數量均居全省第1位。
一條大河波浪寬,兩岸風光無限延。未來,泰安將持續扛牢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大責任,著力在生態保護、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等領域積極探索科學路徑,全力打造落實黃河重大戰略新示范、高質量發展新起點。(完)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