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 “人民工匠” 何以在青島誕生
首個 “人民工匠” 何以在青島誕生
青島累計培育各級工匠9000余名
10月23日,青島市總工會舉辦“人民工匠”許振超先進事跡報告會暨首場青島職工大思政課,以許振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優秀品格為生動案例,打造職工大思政課,引導全市廣大職工群眾以先進典型為榜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更好地發揮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的主力軍作用。
“產業工人只有追求卓越,才能干出閃光的業績”“技術上要有自己的殺手锏”“他們就是沒有獎章證書的勞模(工匠)群體”“這里有一片干事創業的沃土”“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國夢就是要‘大干’”……報告會上,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公司高級經理、橋吊專家許振超以《我走過的工匠路》為題,用質樸的語言分享了他從普通碼頭工人到“金牌工人”、再到“人民工匠”的光榮歷程,以個人堅持學習創新的成長歷程,展示了普通工人干事創業、成長成才的廣闊空間,生動詮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實踐內涵,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團結奮斗的偉大品格,展現了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愛國心、創造力。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許振超獲得“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他數十年扎根一線,帶領團隊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填補技術空白,9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創造了“振超效率”,先后獲評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改革先鋒、最美奮斗者等,是中國產業工人的榜樣和驕傲。
“為什么首個‘人民工匠’在青島誕生?”青島市委黨校管理學教授、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研究院顧問劉文儉結合青島現代產業發展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深入闡述了“振超精神”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意義,分析了青島培育工匠人才的優勢和發展目標,闡明了“振超精神”對廣大產業工人、對各行各業勞動者的普遍示范意義。勇攀高峰、不斷創新的“振超精神”是青島現代工業文明孕育的光輝的精神力量,深刻反映了青島產業工人的堅強意志和優秀品格,有力推動了青島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將進一步激勵廣大職工群眾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叫響“青島工匠”品牌,打造“工匠之城”。
兩名工匠代表分享了學習“振超精神”的感悟。初中畢業后在飯店打工的張合禮,受打破世界紀錄的“振超效率”鼓舞,考入技工學校學技術,成為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的電焊工。他在崗位上不斷學習新知識,鉆研新技術,追求千米焊縫零缺陷,成長為“齊魯大工匠”。海爾(膠州)空調器有限公司王陽陽以許振超提出的“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為目標,立足生產一線鉆研技術,打造了省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平臺,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獲得20多項發明專利,培育技術工人1321名。他們表示,作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將繼續以許振超為標桿,不僅追求個人的成長和進步,更要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添磚加瓦,通過各類職工賦能成長和創新創造平臺,努力錘煉技術技能,爭當大國工匠,勇闖技術創新的“深水區”和“無人區”,為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
據悉,青島市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契機,大力實施青島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已累計培育各級工匠9000余名,涌現大國工匠4名,他們在青島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模范帶頭作用。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記者 楊國勝 薄克國 通訊員 張蕾)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