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下時評丨以舊換新 “換”出消費加速度
全國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銷售9月份同比增長20.5%;全國乘用車零售額9月份同比增長4.5%;新能源汽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連續3個月突破50%,9月份達到53.3%。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落地。最新數據顯示,以舊換新政策取得顯著成效,推動我國消費潛力釋放、綠色轉型加快。
報廢舊車并購買新能源車和燃油車,補貼標準由每輛1萬元和7000元分別提高至2萬元和1.5萬元;購買2級以上能效水效標準的冰箱、洗衣機等8類家電產品,補貼提高到售價的15%……《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實施以來,真金白銀的補貼,一系列務實舉措,讓消費加速“煥新”,進一步增強了經濟發展動能。
推動以舊換新是擴內需、促消費的有力抓手。設備、汽車、家電等市場綜合體量大、帶動效應強、升級潛力巨大,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引導這部分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要大力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鼓勵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品以舊換新,有利于促進消費、拉動投資、增強經濟活力。
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必須找準并滿足需求。當前我國社會消費進入新階段,與此前家電下鄉等政策時代相比,消費市場已從單純的“增量時代”進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時代”。激發消費者更換需求,關鍵是要讓消費者想換、要換、能換。對消費者而言,以舊換新既看更換貴不貴,也看產品好不好。這對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新換新并不是單純的去庫存,而是要圍繞消費場景的變化、消費需求的轉變以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需求,推出適合時代適合消費者,真正解決消費者痛點的產品。確保物有所用、物有所值,供給才能更好拉動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
收舊是換新的重要前提。消費者換新意愿強不強,既與消費品能否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相關,也跟回收渠道是否便利有直接關系。以政策為激勵,以暢通循環為驅動,建立“去舊更容易、換新更愿意”的有效機制。比如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數字技術的賦能和創新,引導回收企業提供上門回收便民服務,探索“互聯網+綠色生產、銷售、回收”的新模式,極大地簡化了以舊換新的操作流程,縮短領取補貼時間。讓消費更便利、回收更規范、環境更優化,才能激發人們以舊換新的更大熱情。
舊家電是蘊含著豐富資源的“礦山”。通過專業拆解、處理,廢舊家電中的金屬、塑料等材料可以得到有效回收和再利用。企業和科研機構也要加強合作,推動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以更高效、更環保的拆解技術和設備,提高廢舊家電的資源回收率,降低處理過程中的環境污染,不斷健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
消費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消費一頭連著宏觀經濟,一頭連著千家萬戶,關系經濟運轉和民生改善。推動以舊換新,消費者可以實現產品升級,家電等企業能擴大銷量,回收端則能推動資源再生利用,無疑是一舉多得的舉措。激活消費的“一池春水”,加大政策力度推動以舊換新,促進消費提質擴容,不僅能讓老百姓以更低成本購買到更優產品,也能更好發揮擴大有效需求的牽引帶動作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文:樂兵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