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藍色夢想 勇擔時代重任 習近平給中國海洋大學全體師生回信引發熱烈反響
“努力培養更多胸懷藍色夢想、堪當時代重任的優秀海洋人才,為建設教育強國、海洋強國作出更大貢獻。”在中國海洋大學建校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學校全體師生回信,向全校師生員工、廣大校友致以祝賀和問候,寄以期待與厚望。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廣大師生和海洋產業從業人員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向海圖強,逐夢深藍,以實際行動為建設教育強國、海洋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海洋大學全體師生的回信,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建設教育強國和海洋強國的高度重視,對科教戰線和海洋戰線的殷切期望,是學校百年發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為學校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中國海洋大學黨委書記田輝表示,將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從中汲取思想偉力、凝聚奮進力量,奮力科教興國、謀海濟國,加快建設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奮力書寫好“教育強國,海大有為”“海洋強國,海大有為”的嶄新篇章。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回望歷史,赫崇本、文圣常、方宗熙、侯國本、管華詩……在中國海洋大學,一批又一批學者躬行踐履、率先垂范,把論文寫在藍色國土上,使得崇尚學術、謀海濟國成為海大人的自覺遵循。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李華軍表示,站在百年歷史新起點,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聚力原創性引領性海洋科技攻關,努力培養更多胸懷藍色夢想、堪當時代重任的優秀海洋人才,為建設教育強國、海洋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深深激勵著中國海洋大學教務處處長丁黎黎。她表示,海大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以培養“未來全球海洋科技引領者”為目標,錨定海洋科學、海洋生命(水產)、海洋技術、海洋工程、海洋治理五個重點領域潛心育才,以教育部海洋科學領域“101”計劃為牽引,構建涉海拔尖人才培養矩陣。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提到“加強原創性、引領性海洋科技攻關”,讓廣大海洋科研工作者深感重任在肩。大家表示,山東省海洋科研院所集聚、科研實力雄厚、海洋人才儲備豐厚,堅持海洋科技創新引領,深耕藍色國土,未來大有可為。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印萍表示,實現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科技創新。蔚藍深海,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自然資源,等待人們發現。“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既是給海大師生的回信,也是給所有海大校友、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回信。作為‘收信人’,我們將加強海洋科技創新,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
新時代新征程,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向海圖強、逐夢深藍更加重任在肩。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興偉表示,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為祖國海洋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丁肖丹回想起在“東方紅3”科考船上的出海實習生活。“‘東方紅3’科考船是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新一代深海大洋綜合科學考察實習船,在船上的學習經歷,讓我對‘謀海濟國’的初心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將接過接力棒,不斷豐富自身所學,做堪當時代重任的有為青年。”
秋天的藍色農場,迎來豐收的季節。長島綜合試驗區大欽島鄉探索利用海帶作為原料試養馬糞海膽,海帶、網箱養魚、海膽三大產業發展齊頭并進。大欽島鄉黨委書記宋永航表示,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海洋大學全體師生的回信,干勁更足了。“我們將繼續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積極引進海帶新苗種,加大養殖物資投入,進一步挖掘海洋的優質蛋白,唱響優質高效‘藍色糧倉’的大欽漁歌。”
(□記者 邢金鈺 參與采寫)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