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海洋→舌尖 解鎖我國糧食安全的“隱藏菜單”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所在周為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強法治 保供給 護糧安”。
目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國內糧食市場保持供應充足、運行平穩的良好態勢。耕地之外,我國還有林地、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資源,一座座森林糧庫、海上糧倉,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供給,“舌尖上的變化”折射出日趨多元化的食物供給體系。
食物來源多 特色農業產品迎來豐收
向森林要食物,這是記者用延時攝影,記錄下云南多種食用菌成長的景象。鏡頭下,小小的菌菇冒出頭、張開傘,宛如童話世界中的小精靈一般。最新統計顯示,云南食用菌約二百五十種,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改革與科技產業處處長 查貴生:云南山多林廣,現有林地3.7億畝,森林面積3.18億畝,均居全國第二位,可充分開發利用的林地資源8000多萬畝,實踐證明,森林資源在哪里,哪里就有拓展食物的空間。
向海洋要食物。金九銀十,正是一年一度金鯧魚上市旺季。廣東湛江的金鯧魚年產量約占全國40%,由廣東省供銷合作社推動建設的冷鏈骨干網重要節點落戶這里,冷藏倉儲庫容超過8萬噸,成為粵西地區最大的公共“冰箱”。
廣東遂供農產品供應鏈負責人 龐曉彬:在金鯧魚集中上市時我們儲存了2000噸,到淡季再投放市場,通過冷庫冷藏錯峰供應等手段,每斤能多賣5元以上。
廣東供銷天業(湛江)冷鏈物流產業園負責人 李京洲:從產前、產中、交易等方面綜合為農民服務,從單純的“水產集散地”向“綜合服務平臺”轉型,做到產中有保障,交易有渠道的一站式服務。
多樣化、多品類食物提供多營養供給。如今咱老百姓的餐桌上常變常新。在開封祥符最大的食用油生產基地,一顆顆花生米正在變成一滴滴鮮香的花生油;在山東濱州中裕食品產業園,一粒小麥有了成為600多種產品的可能。
在山東武城永成糧棉種植合作社,黑小麥加工成面粉后,經過和面、揉面、醒發,就成了兩頭尖中間粗的長條狀饅頭。再將饅頭串到特制的840個簽子上,經過蒸制,就變成了當地特色的簽子饅頭。隨著天氣漸冷,簽子饅頭又有了新的創新吃法。
山東省武城縣永成糧棉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王富艷:饅頭醬、饅頭漢堡、饅頭三明治、炒饅頭丁、烤饅頭片等等創新了多種吃法,讓大家有更多的新選擇,這就是我們餐桌上的饅頭新花樣。
一辣一甜細品味 配料也能挑“大梁”
百姓餐桌上還少不了多種多樣的配料和調味品,不同味道激發出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巨大潛力。
小辣椒也有買賣全國的大夢想,這是今年秋收河南漯河臨潁這個縣城給自己定的小目標。記者的觀察從地頭開始:眼前的這片千畝辣椒地,辣椒收獲機正忙碌著,有了機器好幫手,效率提升了不少。
河南省臨潁縣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指揮部指揮長 何向濤:現在麥椒套種發展了30多萬畝,普通農戶一年一季小麥一季辣椒,畝均收益能夠達到6000多元,比傳統的種植,畝均要增收3000元以上。
目前,臨潁14萬噸辣椒中,四分之三是麥椒套種。有著辣椒第一鎮的王崗鎮,每天下午辣椒交易往來不斷。
在王崗鎮不僅賣辣椒的多,買辣椒的經紀人也很多,不少辣椒經紀人今年還新添了冷庫,今年第一批收上來干椒立馬就住進了保鮮的冷庫里。
辣椒的產量增加了,更要提升品質。眼前這個帶有高清攝像頭的機器叫做辣椒色選機,能快速識別辣椒的顏色、大小、干癟程度,一個小時就能篩完一噸的量,辣椒的品質直接躍升好幾個檔次。
河南省臨潁縣王崗鎮辣椒經紀人 胡彥生:辣椒的主產區變多了,也涌現出更多的品種,不單單要賣自己的辣椒,還要把外面的辣椒引過來,經過我們臨潁的加工之后再賣出去,買全國賣全國這個模式就出現了。
眼前這個像巨大“蜂巢”的生產線正在不斷下線“甜蜜”產品——糖漿。在四川成都、湖北武漢的中糧生物科技糖漿生產車間里,“蜂巢”罐體正在抓緊“甜蜜”轉化,玉米淀粉在里面經過液化、糖化、混床等步驟,最終成為果葡糖漿產品,滿足市場上奶茶、啤酒以及烘焙、酒吧等需求。
武漢中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 崔微:從這臺“神奇轉化器”開始,玉米淀粉就踏上了它的變身之旅。玉米淀粉經過72小時的智能轉化,不僅形態大變,還會擁有各種風味。每天有超過800噸的各種風味糖漿從這里走向市場。
當前,我國食用糖的主要來源依然是甘蔗和甜菜,已經形成了南方種植甘蔗、北方種植甜菜的格局。我國每年產糖量高達1000萬噸,已躋身全球前五。
?。偱_央視記者 梁麗娟 蔣樹林 河南臺 山東臺 武城臺)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