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個體” 大能量 | “信義兄弟”的致富之路
在寧陽縣鶴山鎮山后村有一對“信義兄弟”,哥哥王長義和弟弟王長信在當地經營著一家金麥香面粉有限公司,“信義兄弟”講誠信、會經營,公司生意蒸蒸日上,“信義兄弟”的名號也越來越響亮,二人先后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山東省道德模范”“泰安市勞動模范”等榮譽,同時公司也榮獲“國家綠色食品”“山東省‘放心面’企業”等稱號。
走進金麥香面粉有限公司的工廠大門,濃郁的麥香便撲面而來,轟鳴的機器正在加足馬力生產各種面粉。
“我們現在的生產線日加工小麥500噸,有‘鶴筋’牌和‘信義兄弟’牌品牌面粉,涵蓋麥芯粉、高筋特精粉、水餃粉、饅頭粉等十幾個品種。”泰安市金麥香面粉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長信說。
與40多年前相比,企業如今的發展可謂翻天覆地。王長信回憶起創業初期的情形,1980年,改革開放的浪潮襲來,兄弟二人在村里開起了一家小賣部,成為了村里首個個體工商戶,后來又先后干過建筑、收購地瓜干、開過油坊,積累了一定資金。
“1984年,我們把目光投向糧食收購生意,從用地排車收購到拖拉機再到半掛車,生意越來越好,賺到了第一桶金。”王長信說,他們從不壓價、缺斤少兩,一直堅持誠信為先,生意很紅火。
“金泗皋,銀王下,要吃麥子下鶴山”,這是在當地流傳的一句俗語,鶴山鎮的小麥遠近聞名。借助這一優勢,2005年,兄弟二人審時度勢決定開辦面粉加工廠。
“我們一開始建立的是日加工120噸小麥規模的面粉廠,當時工商局(現為市場監管局)的領導同志幫我們起了‘金麥香’這個名字,協助我們把廠子開了起來。”王長信說。
因之前收購糧食建立了良好聲譽,許多種糧農戶主動上門與兄弟二人合作,面粉廠的生意很快紅火起來。他們為了讓農戶獲利更多,還允許農戶自行選擇糧食價高時結算,“我們掙多一點掙少一點無所謂,農民種地不容易。”王長信說。
隨著生意蒸蒸日上,生產規模不斷擴大。2012年,面粉廠新上日加工500噸小麥規模生產線,建起了高標準廠房,購置了先進的自動化數控機械設備。2014年,二人成立金鶴山優質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2015年,在市場監管部門的建議下,他們成立泰安市金麥香面粉有限公司,2017年又注冊了“信義兄弟”商標,公司發展駛入快車道。
“我們這幾十年的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政策扶持,所以我們很早就有向黨組織靠攏的想法。”王長信說,2011年,他們在面粉廠成立了黨支部,發展理念得到了質的提升,截至目前,黨支部有9名黨員。
如今的金麥香面粉有限公司總資產過億,擁有小麥種植基地33.3余公頃,年生產面粉7萬噸,產品銷往省內各地市,遠至云貴川等地。“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生產,近期投資1.5億元建立日加工1000噸小麥規模生產線和日產200噸面條規模生產線,延長面粉產業鏈,推動公司更快更好發展。”王長信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溫雯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