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祖國同行——優秀共產黨員風采展丨寧陽縣第十二中學教師李翠花: 讓夢想飛越大山
26年來,她用堅守和擔當書寫了鄉村教育的精彩篇章,挑起了讓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她就是寧陽縣第十二中學數學教師李翠花。
自1998年站上講臺,李翠花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教好每一堂課,培養好每一名學生”。“這是我身為一名黨員教師的初心,更是光榮使命。”李翠花堅定地說。
寧陽縣第十二中學坐落在勞務輸出人員較多的寧陽縣鶴山鎮,留守少年占了學生總數的一半以上。“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在這所學校教書的李翠花始終堅信:只要用愛心施教,就一定能讓夢想飛越大山。就這樣,憑借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以及一名共產黨員對基層教育工作的責任與擔當,李翠花竭盡所能,為學生撐起了一片藍天。
家在山洼村的小秋(化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家庭的貧困和落后的思想使其父親一直想讓他出去打工賺錢。為了改變小秋的命運,李翠花多次家訪,卻始終沒有說服他的父親。“我記得有一次周末,小秋的鄰居從外面打工返鄉,一同給小秋買好了去寧波的車票,小秋也收拾好了行李,隨時準備走。當時我得知這一消息,騎上自行車就往他家趕。”李翠花回憶,從學校去小秋家時途經一個陡坡,那天又下著小雨,路面濕滑,只能推著自行車上坡,當時的她滿腦子都是學生輟學的事,沒有注意到前方有一輛裝滿石料的拖拉機正在往下溜車,緊急時刻,一個好心人飛速跑來將自己推向路邊,自行車被軋爛了,自己也摔得一瘸一拐。
事情發生后,小秋的父親被李翠花的誠意打動,答應讓孩子繼續上學。此后的日子里,李翠花不僅幫小秋一起解決學習上的困難,還替他繳納學費、生活費,后來這名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浙江大學。26年來,李翠花就這樣將30多名學生從失學的邊緣拉回,守護著他們的夢想。
“數學是一門挑戰智慧的學科,學起來難,教起來也難,讓學生輕松地學好更難。”李翠花說,她深知要讓學生學得輕松,教師就要多下功夫。為了給學生出1道題,自己一定要先做10道題,至今她已經積累了200多本解題筆記、100多本教學反思。通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李翠花還獨創了“通感學習法”,讓學生學習變得更輕松。為了讓學習困難學生求助有門,她建立了“學習合作社”,通過學生“互教互學”,激發學習興趣,大幅度提升課堂效率,形成上課不著急、課下不耗時、課后不留題的“三不風格”。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李翠花積極參與黨員教師領航立標、履崗踐諾等行動,立足崗位發揮帶頭作用。多年來,她主動接過學校繁重、棘手的教學任務,孜孜以求、不斷進取,憑借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理想信念,贏得了師生的認可和好評。她還積極參與“大手拉小手”活動,帶領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講解烈士的英雄事跡,傳承紅色基因;帶領學生參觀顏廟,講解復圣顏回的故事,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家鄉歸屬感。
作為泰安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李翠花積極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縣各領域作了20多場精彩宣講。作為泰山名師,她多次執教市縣級公開課、觀摩課和專題講座,以名師工作室為平臺,通過“手把手”地教,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作為全縣4000名鄉村教師中的一員,我還要繼續堅守鄉村一線,傾盡全力,讓更多的鄉村孩子看到外面世界的五彩斑斕,讓更多的夢想飛越大山。”李翠花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顧曉陽 楊麗寧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