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大講堂丨專家提醒:早診早治,讓腫瘤不再可怕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李皓若 攝影 劉英迪 審核 聶艷艷)10月15日,泰安市腫瘤防治院副院長丁繼強做客由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主辦的健康科普大講堂,向群眾講解腫瘤防治知識。丁繼強提醒,癌癥可防、可篩、可治,早診早治才能早干預,從而提高整體治愈率。
惡性腫瘤,即通常所說的癌癥,是嚴重威脅群眾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丁繼強介紹,數據顯示,中國2022年惡性腫瘤新發病例482.47萬人,發病前五位的癌種分別為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肝癌、胃癌,85%的腫瘤患者對早期篩查缺乏認知,也就無法通過早診早治來進行早期干預,大多數患者在發現癌癥的時候就已經是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療機會。“要達到降低發病率、提高整體治愈率的目標,需要由腫瘤診療專業機構、專業醫生為患者做好規范化的全程管理,即‘防、篩、診、治、康’五個方面。”丁繼強介紹,所謂“防”,就是加強預防宣教,專業醫生會根據評估結果,針對腫瘤發生的高危因素,給出預防的方向和建議。早在2022年,中國抗癌協會就發布了癌癥防治十大建議,其中包括要改變吸煙、酗酒、肥胖、壓力、缺少運動、不合理膳食等習慣,密切關注幽門螺桿菌、人乳頭狀病毒、肝炎病毒等致癌因素,遠離甲醛、黃曲霉毒素、亞硝酸鹽等身邊致癌物,接種HPV疫苗、乙肝疫苗等可預防部分癌癥,保持樂觀心態,警惕身體出現異常腫塊、痰中帶血等早期癥狀等。
所謂“篩”,是指對高危人群做好相關腫瘤的篩查,從而早期發現腫瘤和癌前病變,然后對其進行早期治療。專業醫生會根據個人的性別、年齡、家族史、生活習慣、既往的身體狀況、現有的癥狀等綜合判斷,進而制定出適合個人的重點篩查項目。目前早期癌癥的平均治愈率能達到90%。
在“診”“治”階段,需要做到精準診斷,診斷措施有病理診斷、分子診斷、基因診斷、影像檢查等。治療方面,癌癥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介入治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免疫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等,可根據需要選擇是單一治療還是綜合治療。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