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近20國駐華使節“做客”:大美青海讓人驚嘆
這里是三江之源,這里是大美青海。
10月9日至12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拉脫維亞、亞美尼亞、斯里蘭卡等近20國駐華使節走進青海,在中國西部體驗發展活力,在青藏高原感受綠色生機。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有“中華水塔”美譽。金秋十月,駐華使節在青海湖畔、光伏園區和自然資源博物館等地,感受青海綠色發展。
“博物館就像一扇窗口,展示著青海及整個青藏高原的生態價值。三江之源發育出的水系哺育著流域各國民眾,青藏高原的生態變化會引起中國、亞洲乃至全球的‘蝴蝶效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駐華大使伊莎貝爾·多明戈斯在參觀完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后如是說。
9日,在該博物館內,駐華使節們了解了青海山川、河流、冰川、生物、礦產等豐富自然資源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感受“大美青海、自然之窗”的獨特魅力。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位于青海湖南岸。2012年,立足得天獨厚的光照資源、大面積荒漠化土地資源和黃河上游水電資源,海南州大力推進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設。短短幾年間,塔拉灘光伏發電園區,光伏、風電、光熱企業紛紛入駐。
板上發電、板下牧羊。2015年,首批入駐園區的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當地簽訂協議,過去守著黃河嘆氣的塔拉灘人成了“牧光互補+水光互補”新發展模式的見證人。
“當我們登上瞭望塔看到成片上萬塊光伏板組成的藍色海洋時,看到了中國作為全球光伏產業領軍角色取得的成果。”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公使比拉爾·喬杜里說,中國把環境保護放在了發展的重要位置,環境友好的綠色低碳產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撐,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平衡可持續性,中國光伏企業的做法對巴基斯坦很有啟發。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駐華使節們到青海湖時,湖面波浪起伏,赤麻鴨、棕頭鷗等鳥類在半空中不停翱翔、歡叫……駐華使節們紛紛表示:“被這里的美景和多樣文化深深震撼。”
多米尼加共和國駐華大使布里烏尼·加拉維托說,一到青海湖,就被當地藏族民眾美妙的迎賓曲所吸引,從他們的民族服飾和原生態歌聲,可以看到中國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所取得的成就。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普氏原羚是青海特有物種,目前僅分布在青海共和、海晏、剛察等地。在青海湖普氏原羚人工救助繁育科研基地,駐華大使們紛紛拿起彩筆,手繪棲息在青海湖的物種。加拉維托說,在這里自然教育得到很好展現,綠色的生態文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埋進了當地人心里。
從青海湖畔到河湟谷地,一路感受,一路傾聽,駐華使節們逐漸融入青海濃郁多樣的少數民族文化。
在青海省海東市,駐華使節們用參與少數民族婚禮的方式感受當地民俗文化。婚俗展示期間,聽西北花兒,跳安昭舞,品當地美食……科摩羅駐華大使毛拉納·沙里夫說:“當地傳統婚禮和富有特色的舞蹈非常有趣,這和我們國家的習俗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將科技、文化傳統與現代化緊密結合,我對此深感贊嘆。”
親自感受青海的青繡縫制后,格林納達駐華大使馬巖說:“一針一線里,我感受到了當地民族文化的魅力。中國的刺繡享譽世界,這些精心縫制的作品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
協力促發展,攜手向未來。駐華大使們表示,今后,希望與中國一道推動全球治理,助力世界經濟發展。
斯里蘭卡駐華大使馬金達·賈升和說,中國已步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現代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同時需兼顧環境和物種的同步發展。“不以犧牲環境為發展代價,這是中國讓全世界驚嘆的地方。”
玻利維亞駐華大使烏戈·西萊斯說:“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既能持續推動兩國經貿互通互聯,同時也有助于改善玻利維亞的運輸和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未來,我們希望學習青海清潔能源發展模式,助力環境改善。”
策劃:陳芳
記者:李琳海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