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先行,譜寫畬鄉景寧發展新篇章
今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各族干部群眾的回信,在景寧縣11萬各族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總書記回信指出,景寧要“繼續弘揚優良傳統,增進民族團結,發揮獨特優勢,積極推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譜寫畬鄉景寧發展新篇章”。
景寧各族兒女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探索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今年5月,國家民委將景寧確定為全國首批“共同現代化試點”之一,指導支持景寧結合本地發展實際,著力提升自我發展能力、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改善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著力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三個意義”。景寧以“共同現代化試點”為抓手,在城鄉融合、產業融合、數實融合以及域內外融合等方面探索實踐、著力突破,奮力譜寫景寧發展新篇章。
城鄉融合破題聚勢,釋放現代化改革活力
走進景寧紅星小學,班級里教學氣氛歡快活躍,星星閱讀中心、創客教室、石榴紅童心家園等成了孩子們課堂外的求知樂園。通過小規模學校優化調整,景寧打破了山區教育瓶頸。同時,景寧以浙江(景寧)民族干部培訓中心、民族青少年宮、紅星小學等陣地為引領,推進與對口地區各族群眾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往來互動。景寧紅星小學與新疆新和實驗小學利用數字化教育平臺,開展“童心對對碰”活動,以喜聞樂見、有形可感的活動形式加深學生們感悟與理解。目前,兩校已完成23個教學班的結對學習共同體,共進行了144次班與班的交流學習,受益學生1.15萬余人次。
景寧持續擦亮“之江同心·石榴紅”品牌,打造民族鄉村振興試點3個,共同富裕點6個,“石榴紅”家園、工作室、共富基地等陣地34個,初步形成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品牌矩陣”,促進各族群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在試點過程中,景寧聚焦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托育等領域,在浙江省率先開展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試點,以片區、流動、協同“三措并舉”的一體化路徑,推進“小縣優教”“小縣優養”“小縣優醫”等民生工程,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為各族群眾實現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基礎。
產業融合點綠成金,奠定現代化共富基礎
“親子研學游、畬族婚俗體驗、水域救援訓練、田園主題民宿……”在景寧大均鄉,結合當下市場需求和群眾喜好推出的各類新業態深受城市游客歡迎,每到節假日,大均古街總是游人如織。游客可以身著畬族、苗族等服飾,品嘗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如畬家豆腐娘、烏米飯、糯米糍等。這里,不僅是景寧展示民俗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也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個載體和平臺。
▲2023年4月22日在景寧縣拍攝的2023中國畬鄉“三月三”民族文化沉浸式展演現場。新華社記者 張曉潔 攝
“現在村里環境越來越好,游客對我們的民俗文化也特別感興趣,每年各地往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我們能在家門口賺錢養家,既高興又自豪?!贝缶l村民對如今的生活非常滿意。有了大均鄉的發展樣板,景寧各鄉鎮紛紛挖掘資源特色,不斷打通融合發展的新道路。
讓文化成為各族群眾致富的新路子,這是景寧做深文旅融合大文章的重要一步。為此,景寧以文化建設引領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搭建“民族+文創系列”“非遺+旅游”等平臺,做精文化產業培育與發展,大型史詩旅游演藝《畬秀·千年山哈》成功推向市場,音樂劇《畬娘》、民族歌劇《畬山黎明》等文化精品榮獲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多項大獎;《穩凳和搖鍋》《盤歌會》等文藝節目入選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暖場環節,向世界展示了別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景寧更是創成浙江首批省5A級景區城,兩度躋身全國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2023年實現旅游收入27.1億元。
景寧立足山區資源稟賦、民族特色優勢,推動生態工業、農業和風情旅游融合發展。日前,景寧惠明茶憑借氣候優質條件和優良品質,獲評國家級“氣候好產品”?;菝鞑枋恰熬皩?00”主導產業,也是景寧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是推進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黃金葉”,是當地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目前,“景寧600”農產品累計銷售額超過40億元。
數實融合創新探索,拓寬現代化發展路徑
8月22日,鄉遇盒馬·共享美好——麗水高山蔬菜進萬家暨盒馬村揭牌儀式在景寧縣景南鄉東塘村舉行,景南鄉東塘村成為全國首個“高山蔬菜盒馬村”。這也為景寧打造數字農業基地打開了市場。景寧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不斷加深,阿里公益、盒馬鮮生、阿里健康、橙點教育等 21 個團隊在景寧落地助力共富項目達36個,總投資超 1000 萬元。阿里巴巴景寧數據標注中心、瓴羊(景寧)數字人才認證中心等數字化平臺建立,實施“景寧產業公益創投計劃”“電商助企項目”“益起尋美”鄉村旅游等,進一步推動景寧數字產業創新發展。
▲參賽隊員在景寧縣澄照鄉三石村的惠明茶園參加采茶比賽。新華社發(李肅人 攝)
在數字產業化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景寧現有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21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中的制造業投資快速增長。引進的首個百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項目——富樂德半導體產業項目,預計今年12月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2億元。數字化不僅推動景寧業態轉型升級、消費數智化升級,更給景寧縣域社會基層治理帶來了新模式。
景寧還完成了智治高效鄉村振興集成應用打造,積極應用浙江數字化改革V字模型,加快“浙農碼”推廣應用,實現核心業務數據化;構建云上“清廉指數”數據采集評估中心,創新推出“清廉指數”數字化評估與預警平臺?!皵底窒M”“數字產業”“數字治理”,可以說景寧正逐步實現社會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廣大群眾提供更高水平、更高效能社會服務,讓改革創新成果惠及各族群眾。
域內外融合打破限制,實現現代化同頻共振
“到2030年,麗景工業園力爭工業產值突破100億元,稅收收入30億元,打造畬鄉經濟增長極,爭創全國民族地區的‘飛地樣板’?!本皩幃屪遄灾慰h經濟商務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健信心滿滿地說。
山多地少的現實因素,使景寧不得不打破常規,在域外積極尋求突破口。圍繞浙江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景寧充分發揮“問海借力”積極作用,與上海靜安區開展戰略合作,引進長三角地區項目80個,成功落地“靜安飛樓”,為景寧招商引資帶來強勁動力。得益于浙江省持續推進“山海協作工程”,景寧積極拓展“朋友圈”,與寧波鄞州區、臺州溫嶺市、嘉興海鹽縣、紹興上虞區、寧波寧??h等地合作共建“飛柜”,實現年銷售農產品超過5000萬元,帶動2.4萬余名農民增收。這場“山與海”的奔赴還在繼續中,從“問海借力”到“優勢互補”,從“異地開發”到“產業鏈深度合作”,他們打破地域的限制,在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共進。
因地制宜、內引外拓,是山區縣打造“開放經濟”的必由之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是深化“山海協作”的重要前提。景寧在區域合作、要素流動等方面更加聚焦域內外融合,進一步推動與其他地區資源共享、協同發展,深化東西部協作、跨區域合作平臺、科技創新協作等合作載體,推動實現“1+1>2”的效果。
▲云霧環繞的景寧縣鶴溪街道惠明寺村。新華社發(李肅人 攝)
開展共同現代化試點工作以來,景寧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改革成果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打開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的新局面,充分展示了民族地區各族人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激發了各族群眾建設好家鄉的熱情。2023年,景寧經濟總量提前兩年完成百億元目標后,2024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依然同比增長7.6%,高于全國、浙江省增長率,經濟增速躍升麗水全市第一方陣,一二三產均呈現較大增長趨勢。同時,景寧還先后獲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浙江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等省級以上榮譽65項,基層兒童早期發展等27項工作獲國家部委肯定或推廣,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試點縣等30項工作列入省級以上試點,“三茶協同”壯大惠明茶產業、山區縣公共服務一體化工作等34項工作獲省級最佳實踐、示范案例。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