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重陽日登泰山 邂逅民俗之美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劉小東 陳陽 審核 聶艷艷)“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10月11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泰山景區在岱頂區域組織了泰山重陽節傳統文化展演活動,讓游客在登高與精彩民俗文化活動中共享秋色好時光。
重陽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又稱“重九節”“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等。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秋季天高氣爽,可達到心曠神怡、強身健體的目的。記者從泰山景區了解到,每年重陽節登泰山的老年游客都會增多。
“根據統計,平時老年游客在登泰山游客中的占比不到10%,但一到重陽節這天,老年游客的占比會達到20%至25%。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于10月10日、11日,連續兩日在泰山之巔開展了泰山重陽節傳統文化展演,一方面是弘揚泰山文化,為中外游客獻上一道獨特的泰山民俗及文化大餐,另一方面謳歌新時代新風貌,弘揚孝老愛老傳統美德,讓游客有不一樣的登山體驗。”泰山景區工作人員說。
舞龍舞獅、山東梆子、東岳太極拳展演、書法創作……重陽節當天的泰山之巔熱鬧非凡。10時,在泰山大觀峰處,伴隨著鑼鼓聲響起,舞龍舞獅表演正式開始,巨龍在空中翻騰飛舞,如同一幅靈動的畫卷;雄獅威風凜凜,每一次跳躍都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鮮艷的色彩、激昂的鼓點,讓整個泰山都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
不遠處,幾位書法大師正揮毫潑墨,現場創作書法作品贈送給登泰山的老年游客。“觀云聽泉”“壽”“家和萬事興”“福壽康寧”……伴隨著筆走龍蛇,一幅幅采自泰山摩崖石刻的精美書法作品躍然紙上,送到游客手中,為他們送上一份特別的重陽節禮物。游客們手捧著這些特色的書法作品,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感動。來自廣東的游客付先生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來登泰山,特意選擇了重陽節這天。“重陽有登高的習俗,這次我和老伴一起來登泰山,不僅秋高氣爽,欣賞到了大好河山,山上還能領取書法作品、聽戲、看表演,感覺特別有意義。”付先生說。
青帝宮南小平臺處,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的演員盛裝演出,節奏明快、情節生動的《五鳳嶺》吸引游客駐足觀看欣賞,帶著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唱腔在山間回蕩。
“俠氣博云倚天劍,氣吞山河譜新篇,縱橫天宇千古情,行云流水落畫卷!”太平頂處,泰安市傳統武術協會組織多個太極拳站的120名老人共打東岳太極拳,老人們有序排布,動作舒展大氣,與雄偉的泰山相互呼應。
泰安市東岳太極拳協會會長徐榮耀告訴記者,東岳太極拳源于泰山,于2000年1月1日由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教授門惠豐、闞桂香在泰山之巔創編,因此起名東岳太極拳。“東岳太極拳自創編以來,深受世界各國武術運動愛好者的推崇,現在世界范圍內學習東岳演練東岳太極拳的人數,已達數千萬之多。累計有韓國、美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挪威、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臺灣、香港等地區,上萬名的組織和個人專程來泰安學習東岳太極拳。重陽節當天,由老年人在泰山之巔表演東岳太極拳,非常有意義。”徐榮耀說。
重陽登高,在泰山之巔俯瞰,連綿起伏的山巒如同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云霧的繚繞下,若隱若現,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山上的松柏郁郁蔥蔥,在秋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泰山之巔上演的民俗及文化展演,讓游客在沉浸體驗“每當秋霽,有白云蓊郁且起,半壁皆素”的山之秀麗的同時,更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