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丨鄧元山:耕耘航發路 鑄造“中國心”

      中新網株洲10月11日電(記者 左宇坤)一臺臺機床發出低沉的轟鳴聲,一個個毛坯被加工成精密的零件。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鄧元山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就位于這些高效運作的機器邊上。

      航空工業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皇冠”,航空發動機更被稱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其研制集中了現代工業最尖端的技術和最先進的成果。

      “零件加工中的每一步,都凝聚著極高的工藝要求和嚴謹的匠心精神。”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特級技能師鄧元山對記者表示,擇一事、終一生,他這輩子就是要干好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的精密加工。

      工作34年來,鄧元山堅守在航空發動機精密件研制一線,這位科研生產現場的“活指南”,生動演繹了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擅長機匣數控加工及多軸復合加工與智能制造的技能專家的傳奇故事。

      

      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特級技能師鄧元山。 受訪者供圖

      面對難度,極限挑戰

      研制航空發動機有多難?鄧元山進行了這樣一個對比。

      大家平時開的汽車,發動機轉速正常值一般是幾千轉,溫度在二、三百度,時速最高差不多兩百公里。可飛機的發動機轉速能達到幾萬轉,工作溫度有一、兩千度,時速更是高達幾千公里,可以想象難度翻了幾倍。

      需要保證高溫、高壓、高轉速下可靠、持久的運轉,使得航空發動機有著較高的技術壁壘,且研制難度大、周期長、成本高,中國要在這一領域形成強大自主創新能力任重道遠。

      “每當聽到裝有我參與生產研制的發動機的飛機首飛成功的消息時,我都特別振奮。”這驅使著鄧元山提到在難度無異于“刀尖上跳舞”的工作中潛心探索、大膽創新。

      例如,鄧元山曾攻克了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型發動機18起機匣位置度加工難以合格的技術難題,將其核心7種零部件一次加工合格率由30%提升到98%,有力的保證了型號設計、定型轉批產的研制任務節點。

      在近兩年開展的某專項“高檔數控機床應用研究”中,鄧元山自創數控機床精度檢測和調整方法,先后攻克各類五軸加工中心調試應用難題13項,提出改進建議62條,設計出數控五軸定向精度的檢測試件,并基于該試件開發出精度檢測新技術,成功將五軸定向精度0.04mm提高到0.01mm以內,為零件加工一次合格率達到100%提供了有力保障。

      無懼挑戰,鄧元山先后攻克多型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加工難題30項,完成560多個新編程序的首件加工調試和工藝改進。僅2022年至今,就完成國家級攻關項目1項、公司級重要技術攻關11項,獲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三等獎各一項;參與的3項質量攻關、QC成果分別獲得省質量創新大賽一、二等獎。

      提升精度,不懈追求

      “你們先把廠家的人找來檢查設備,后面我來幫你們處理。”采訪開始前,碰巧有位廠里的技術員來找鄧元山,說昨天有個設備突然響了一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好前來求助。

      鄧元山已經習慣了應對各種問題和狀況,是公司里解除設備“疑難雜癥”的高手。幾天前的晚上11點多,鄧元山接到電話,有個零件加工出了問題,查了兩天都找不到原因。

      于是,鄧元山按照操作流程一步步順了一遍,將整個過程復盤,判斷出不是程序和機床的緣故,而是零件在上一道程序就出了問題。后來經過檢查,發現果然是零件在之前的工序中處理尺寸時沒有留好余量。

      “精益求精”四個字體現在鄧元山工作的方方面面。一型發動機研制中,巴掌大的零件緊湊布局1000多個精密尺寸,部分尺寸的加工精度僅為一根頭發絲的1/30,且由于材料的特殊性極容易受環境影響造成尺寸超差。鄧元山通過優化路線、調整參數、精選刀具、反復試驗,順利完成該零件的深孔加工,并將其固化推廣,捅破技術的窗戶紙。

      剛剛接觸數控機床時,公司一位老專家的話讓鄧元山印象深刻。他說:“小伙子,設備的精度就是設備的生命線,一定要愛惜、維護、保養好機床。”

      鄧元山深知自己所加工的產品直接關乎著人的生命與國家的安全和發展,每一個細微的誤差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這種使命感驅使著他在每天的工作中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每個人把自己的工作完成99%,看起來已經很不錯了,但經過二、三十個流程的99%,最后的成果就是個廢品,因此工作中必須用100%來要求自己。”鄧元山說。

      

      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特級技能師鄧元山(中)。 受訪者供圖

      不畏高度,奮勇攀登

      “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在中國航發南方的廠房里,這句標語分外顯眼。

      這也正契合了鄧元山的職業追求。回想1988年,鄧元山作為一名車工學徒參加工作。航空發動機產品精度要求特別高、造價又昂貴,不能輕易動手加工。鄧元山就用當時車間里的料頭和廢舊刀具,在砂輪房不斷磨車刀、鉆頭,在車床上反復練習車工基本功。

      就這樣半年后,鄧元山能獨立完成一些簡單零件的加工,后被安排到加工難度更大、技術要求更高的精密臥式鏜床當學徒,從事發動機機匣加工。又在1993年被選派到公司技校參加機械加工中級技術和數控高級技術班學習,白天上班、晚上上課。

      基礎不如其他人,鄧元山便多學多問,一心想在課堂上、書本中找到多年的工作困惑的答案。在后續的5年時間里,鄧元山熟練掌握了6種以上主流數控系統的操作和編程。

      鄧元山回憶,在一個新型號發動機的首臺研制生產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按期完成任務似乎已不可能。他主動請纓和技術員一起打破常規,全面開展工藝創新。

      一邊完善優化技術員編的程序,一邊操作加工,工序流到哪臺設備,鄧元山就操作哪臺設備。就這樣從數控三軸、四軸到五軸不同類型的5臺機床一路干下來,鄧元山每天工作18小時,15天保質保量完成了原本45天的工作任務。

      “新時代的產業工人一定是復合型人才,能動手,能動腦,還能解決實際問題。我也一直以此要求自己,緊跟時代發展和技術進步不斷前行,讓我們的大國重器‘高端大氣又接地氣’。”鄧元山說。

      拓展廣度,無私傳承

      從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到人人尊敬的可靠大哥,如今鄧元山依舊堅守在科研生產一線,把絕招絕活以及工匠精神傳給更多年輕人。

      “只有教會徒弟,師傅才會更好。”近年來,鄧元山作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充分發揮領軍人才的傳幫帶作用,個人帶徒35名,工作室共培訓操作人員5600多人次,培養出高級技師13人,技師15人。

      “我對技術和技能都比較了解,希望能夠起到一個兩者間的橋梁作用。”如今,每當面對復雜、關鍵的新技術,鄧元山已經習慣了親自動手,“把工作做在前面”,制作出一套標準的流程和規范,分享給其他人員。

      鄧元山表示,航空發動機制造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積累。自己在工作中不僅要傳承前輩們的精湛技藝和嚴謹態度,還要結合現代科技和創新思維,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黨的二十大強調:“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鄧元山提到,隨著產業工人隊伍改革方案的深入推進,“新八級工”等政策的實施,打破了職業發展天花板,搭建了“立交橋”,使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晉升機會和待遇。

      “相信我們一線技能工人能在崗位上創造越來越多的好成績。”鄧元山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