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出臺金融政策 “組合拳”支持經濟發展
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為了努力完成全年發展目標拼經濟,多個部門出臺政策,形成“組合拳”支持經濟發展。在27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增強保險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災減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作用,推動保險資金更好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金融監管總局:2029年初步形成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框架
據介紹,不久前發布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推動我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和發展目標。
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 肖遠企:到2029年,初步形成覆蓋面穩步擴大、保障日益全面、服務持續改善、資產配置穩健均衡、償付能力充足、治理和內控健全有效的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框架。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險保障和財富管理需求。
肖遠企介紹,未來在大力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健康保險和普惠保險的同時,要發展科技保險和綠色保險,助力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數據顯示,到今年8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3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4%,保險業通過債權、股權等多種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28.8萬億元,同比增長12.2%。
金融監管總局:將出臺商業健康保險配套政策文件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保險的重要功能之一,金融監管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出臺商業健康保險配套政策文件,進一步強化保險保障功能。
據介紹,商業健康保險配套政策文件將明確未來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方向和路徑,擴大服務人群、服務領域、服務方式,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金融監管總局人身保險監管司司長 羅艷君:在服務人群上,圍繞老年人、患病人群、新市民等群體的需求,開發適配的產品。在服務領域上,促進健康保險與健康產業鏈、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將更多醫療新技術、新藥品、新器械的應用納入保障范圍。在服務方式上,逐步從事后理賠向事中事前增值服務轉變。
此外,金融監管部門還將促進商業健康保險與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打通數據堵點和信息卡點,推動實現商業健康保險就醫費用一站式結算,讓保險理賠更便捷。
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57家保險公司開展了健康保險業務,累計承保近8億人次。保險業已積累超過2.3萬億元長期健康保險責任準備金。
金融監管總局:將出臺政策完善商業養老金融業務
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保險業在養老領域的作用日益凸顯。金融監管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抓緊出臺配套政策,完善商業養老金融業務。
目前,我國正在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其中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則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就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和各類商業養老金融業務,保險公司開發的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產品也稱為商業保險年金。
金融監管總局人身保險監管司司長 羅艷君:抓緊出臺配套政策,科學界定商保年金的內涵和外延,鼓勵保險公司發揮精算技術、長期產品開發、長期資金管理等優勢,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多樣的養老保障和跨期財務規劃服務。
羅艷君表示,金融監管總局還鼓勵保險公司加快產品轉型,發展浮動收益型產品,通過“人身保障+保證利益+浮動收益”這樣的多功能設計,提升客戶全生命周期的人身保障和財務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穩定性,滿足不同年齡、不同風險偏好客戶的差異化需求。
金融監管總局:加快建立科技保險政策體系
保險對于服務科技創新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金融監管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昨天(27日)表示,我國將建立科技保險政策體系,健全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保險產品和服務體系。
01:22
據介紹,科技保險和普通保險有差異,它的專業性比較強,風險特征比較獨特,金融監管總局將搭建多方參與的數據資源共享平臺,同時培育配套服務機構,推動科技保險“做起來、做得好”。
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 尹江鰲:圍繞科技企業全周期、科技創新全環節保障需求,創新科技保險產品。比如優化首臺(套)首批次保險政策機制,健全知識產權保險產品體系,包括試點探索網絡安全保險、研發損失保險等新型險種。
金融監管總局還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引導各地創新獎補機制、稅收優惠、風險共擔等政策支持舉措,推動形成相關科技保險新路徑、新模式、新方案。目前寧波、上海臨港、武漢東湖等地正在進行科技保險試點,金融監管總局將支持試點的推廣。
數據還顯示,今年1-8月份,科技保險保費388億元,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等科技活動提供風險保障超過7萬億元。其中,首臺(套)首批次保險補償機制為重大技術裝備和重點新材料應用,提供了近1萬億元的風險保障。
優化新能源車險自主定價范圍 緩解投保難
針對部分車主反映的新能源汽車投保難題,金融監管總局相關部門負責人昨天(27日)表示,正在研究優化新能源車險自主定價系數范圍,探索家用車網約運營組合產品,探討高賠付車輛風險分擔機制。此外,還將會同相關部門推進信息共享,推動降低新能源汽車出險率、降低維修成本等。
(總臺央視記者 王雷 楊理天 王佳林 張軍 天津臺)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