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如何進行家庭氧療?來聽聽泰安八十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專家怎么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于冰冰 審核 陳茂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歲以上發病率已高達9%至10%。

?
泰安八十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田磊提醒,秋冬季是慢阻肺的高發季節,為避免病情急性加重,除了常規的藥物治療外,氧療也是慢阻肺患者重要的治療手段,特別是長期家庭氧療至關重要。符合氧療指征的患者,應積極接受并堅持長期家庭氧療,以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病情進展。
那么,家庭氧療是什么?注意事項又有哪些?
什么是長期家庭氧療?
長期家庭氧療(LTOT)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長期/終生低流量(吸氧流量為1-2L/min,通常不超過4—5L/min)吸氧,每天連續使用氧氣不少于15小時,把PaO2(動脈血氧分壓)提升到60mmHg以上及使指脈氧飽和度(SPO2)>90%。
長期家庭氧療的指征?
并非所有的慢阻肺患者都需要長期吸氧,長期家庭氧療適用于以下情況:動脈血氧分壓(PaO2)<55mmHg或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88%,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癥;動脈血氧分壓(PaO2)55至60mmHg或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88%,并伴有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所致水腫或紅細胞增多癥。
針對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家庭氧療計劃應有所差異。在制定氧療計劃時,患者應充分聽取醫生的意見,根據自身病情和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氧療方案。目前常用的家庭氧療吸氧方式有鼻導管吸氧法、鼻塞吸氧法、面罩吸氧法等,患者可根據醫生的指導及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吸氧方式。
長期家庭氧療的注意事項
1.吸氧濃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氧濃度過高,會引起體內二氧化碳潴留甚至酸中毒,應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適宜的吸氧濃度。
2.在氧療過程中,患者需定期監測和評估氧療效果。常見的監測指標包括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心率等。患者可通過佩戴血氧飽和度監測儀等設備,實時了解自身血氧狀況。同時,患者還應關注自身癥狀的改善情況,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是否有所緩解。
3.如果出現氣促、呼吸困難或原有癥狀(紫紺、頭暈、心悸等)加重,提示病情變化,需及時就醫進行檢查和治療。
4.注意及時維護、檢修制氧機,以免制出的氧氣濃度達不到要求(國標規定氧氣濃度必須≥93%±3)。
5.氧氣必須經過濕化瓶濕化。
6.注意衛生,定時清潔吸氧管路、面罩及制氧機濕化器、空氣濾網等。
7.保證用氧安全,遠離熱源和明火,避免在有氧環境下使用易燃物品。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