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安 > 正文
  • 鄉村振興丨青紗帳中播大豆 “一塊田”里雙豐收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鄭凱 審核 王天姿)走進肥城市安駕莊鎮紅廟埠“一塊田”里,行行玉米宛若青紗帳,串串大豆植株健壯,成片的陽光穿過玉米灑向大豆,玉米的“大手”緊牽大豆“小手”,高矮搭配、錯落有致、互為映襯、長勢喜人,呈現出一幅豐收在望的景象。

      “這已經是我們村這樣種植的第三年了,今年種了430畝,在玉米不減產的情況下還能多收一季大豆。你瞧,這莊稼長得多好!”紅廟埠村“一塊田”顧問張寧寧說。

      

      排排“將軍果”,壟壟“致富兵”。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一種創新的農業種植技術,是在傳統間套作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而來,能夠充分發揮玉米的邊行效應和大豆的固氮養地作用,實現優勢互補、和諧共生,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達到用地和養地“雙贏”、大豆和玉米“雙收”的良好效果。

      

      一個屬豆科,一個屬禾本科;一個喜弱光,一個愛強光;一個固氮,一個不固氮;一個矮稈,一個高稈。大豆和玉米這對“黃金搭檔”,是怎么在田間形成“最萌身高差”?更是怎么捎來穩糧又增豆的好消息呢?

      俗話說“玉米套大豆,十種九不漏”。意思是說,在玉米田間套種大豆,十年當中至少有九年不會歉收,增產增收效果比較明顯。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是穩定糧食面積,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提升大豆產能的有效手段,也是構建“一地雙收”的有效探索。

      “今年,安駕莊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8160畝,合理的種植模式、及時的田間管理,是大豆玉米豐收的關鍵。要著眼耕種管收、蟲害防治等全領域全環節,制定實施好綜合性方案,選用適宜良種,改善地力條件,合理安排播期,落實好精量播種技術。要加強技術推廣,精心抓好田間管理,推廣高效智能農機,扎實做好水肥精準管理、雜草防除、病蟲協同防治等工作,統籌用好多元技術服務力量,提高單產水平。要盯緊防災減災關鍵環節,加強農機作業供需對接和服務保障,應對惡劣天氣對糧食生產安全的影響,確保糧食豐產豐收 。”安駕莊鎮農委主任杜秋玲說。

      腳下是“良田,管理憑“良方”,服務靠“良機”,銷售有“良法”……先進的種植模式和技術,不僅讓紅廟埠村“一塊田”有了“意外”的收獲,也初步遴選了一批適宜品種、集成了一批技術模式、配套了一批專用機具、培養了一批種植能手。“在每畝玉米株數不減少的情況下,騰出土地種大豆,利用玉米大豆邊行優勢實現增產增收,具有一地雙收穩糧增豆、一種多效用養結合、一技多用前景廣闊等優勢,去年,我們大豆產量為130公斤/畝,玉米產量為750公斤/畝,與凈種玉米效益相比,每畝實現增收600至700元。”紅廟埠村黨支部書記張德山高興地說。

      當地將進一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確保全鎮大豆玉米“種下去、管得好、收得上”,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糧食穩產高產、節本增效,開啟鄉村振興“新密碼”。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