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崗位 當好醫學診斷領域的“偵察兵”——記泰安八十八醫院病理科醫師劉秀芝
在泰安八十八醫院這片神圣的醫療沃土上,有這樣一位黨員,她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無私的奉獻,默默耕耘在病理科這個幕后舞臺。她,就是病理科醫師——劉秀芝。
醫者仁心 守護健康防線
在病理科這個看似冷清卻責任重大的崗位上,雖然劉秀芝的工作不常被人看見,在很多時候難以得到直接的感謝與認可,但她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每一次信息的核對、每一份報告的生成、每一次治療方案的優化建議,都是她對患者康復之路的默默支持與貢獻。她以專業、嚴謹的態度,默默守護著醫療診斷的純凈與真實,為醫療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保駕護航。
勤學不輟 追求醫術精湛
病理診斷作為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在臨床精準治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顯微鏡下閱片是工作日常,病理組織形態千變萬化,不僅涉及組胚學、解剖學、病理學等知識點還要求醫師具備豐富的遺傳學、微生物學及寄生蟲病學等學科知識。劉秀芝除每天殫精竭慮開展工作,還在業余時間參加省內外學術講座,自費購買閱讀專業書籍,并先后參加國家衛計委病理質控中心舉辦的全國宮頸細胞學培訓、山東省臨檢中心組織的全省臨床基因擴增技術培訓等,力求適應病理學日新月異的變化。
嚴控質量 助力精準診斷
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是確保病理診斷精確性的關鍵,整個流程涉及樣本接收、組織脫水、制片、染色、閱片、審核及報告發放等多個環節。劉秀芝作為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的質控人員,在科室主任侯剛的領導下,健全科室各項規章制度,每月對病理報告規范化、報告質量及制片質量等進行考核,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梳理總結分析。劉秀芝多次承擔國家病理質控中心(PQCC)及山東省臨床檢驗中心舉辦的分子病理檢測及免疫組化檢測等室間質評活動,均以優異成績通過評審。
以身作則 彰顯黨員本色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劉秀芝始終牢記黨的宗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日常工作中,她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對待患者盡心盡責,對待同事團結友善,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和愛戴。面對困難和挑戰,她總是沖鋒在前,勇于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作為病理科的一名資深醫生,自疫情暴發之初,劉秀芝便毫不猶豫地投入這場戰斗中,用她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里,與病毒進行著無聲的較量。劉秀芝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對病理學的深刻理解,每一次操作都力求精準無誤,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有效助力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心系患者 傳遞溫暖關懷
對病理診斷工作的熱愛和實踐促使劉秀芝不斷提高業務能力,認真負責又快速精準地出具診斷報告,服務臨床一線和患者。一次,一名患者因胸腰椎伴雙臀區疼痛3月就診,患者夜間不能翻身,不能獨立起床及平躺。MRI及骨骼ECT提示患者多部位骨代謝異常,但彩超及CT暫未發現明確實體腫瘤病變,為明確診斷,臨床送檢骨髓穿刺標本。骨髓組織經脫鈣脫水處理并蘇木素-伊紅染色后,劉秀芝顯微鏡下發現造血細胞間散在少許胞質含黏液的上皮樣細胞,胞核偏位深染,首先考慮轉移癌,而且分化較差,為驗證這個診斷,劉秀芝立即開具免疫組化染色醫囑,安排科室技術人員進行免疫組化染色,最終證實為低分化腺癌,考慮來自胃腸道。報告審核后,劉秀芝電話告知主管臨床醫生,并建議進行胃腸道準備行胃腸鏡檢查。次日,患者胃鏡檢查發現胃角癌,胃活檢病理示印戒細胞癌,至此,折磨患者3月余的骨痛找到了病源,該患者獲得精準救治。
在泰安八十八醫院的病理科里,劉秀芝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患者康復的道路;她更像一名勇敢的“偵察兵”,在醫學診斷的領域中不斷前行、不斷探索。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堅守崗位”的深刻內涵,也樹立了值得學習和敬仰的榜樣。在未來的日子里,劉秀芝將繼續秉持初心、砥礪前行,為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于冰冰 通訊員 陳青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