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齊魯糧倉”滿當當!75年來山東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編者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間,山東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踔厲奮發、砥礪前行,齊魯大地日新月異、蓬勃發展,發生歷史性變化。今天起,大眾日報推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關鍵字看成就”全媒欄目,用一個個關鍵字、一組組發展數據,生動展示山東75年來的奮進歷程和輝煌成就,為“走在前、挑大梁”、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匯聚強大力量。

      民以食為天,糧穩天下安。

      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再到“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糧食安全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以占6%的耕地和1%的淡水資源,貢獻了全國8%的糧食、10%的肉蛋奶、11%的蔬菜、12%的水果和13%的水產品。

      回望1949年,山東糧食總產僅為870萬噸。從1978年到1987年,山東糧食生產進入快速增產階段,1984年總產突破3000萬噸。此后,1993年首次突破4000萬噸,2014年突破5000萬噸,2023年達到5655.3萬噸,較新中國成立之初增長了5.5倍,已連續10年穩定在5000萬噸以上、連續3年穩定在5500萬噸以上。

      糧食生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背后,是山東堅定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不斷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持續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努力建設“齊魯糧倉”。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山東已建成高標準農田7600多萬畝,今明兩年還將新建147萬畝、改造提升613萬畝,建設更多“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產穩產良田。同時,積極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力爭到2035年實現新增耕地24萬畝、改造提升鹽堿耕地410萬畝,向鹽堿地要更多糧。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濟麥”系列、“山農”系列、“登海”系列……山東選育出一大批小麥、玉米高產穩產品種,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47%。全國推廣面積前10位的小麥良種有5個是山東培育的,其中“濟麥22”已累計推廣3.6億畝,有12年種植面積保持全國第一。

      良種配良法。山東廣泛普及推廣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秸稈還田、寬幅精播、“一噴三防”等關鍵增產技術。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高,農作物耕種收從完全依靠人力發展到90.6%的綜合機械化率。

      不僅“米袋子”滿滿當當,“菜籃子”“果盤子”也愈發充實。山東樹立大食物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畜牧業、海洋漁業,蔬菜、肉蛋奶、水產品產量均長期居全國前列,為豐富百姓餐桌作出突出貢獻。2020年,山東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率先突破萬億元,2023年增長至12531.9億元,持續領跑全國。

      (大眾日報記者 毛鑫鑫)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