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條國省干線“強筋健骨” 鑄就發展通途 泰安公路以項目大發展 繪就公路新畫卷
國省干線,如同大地的動脈,承載著經濟發展的重任,作為城市與鄉鎮間的重要通道,發揮著承上啟下、聯系紐帶的作用,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加速器”。
今年,我市普通國省干線共實施12個大中修項目、3個改擴建項目,涉及里程279.3公里,分布在3條國道、6條省道上,預計投資近10億元,是泰安公路近年來實施建設項目最多的一年。
△省道237章新線埠陽莊大橋至化馬灣段中修工程施工現場。 張建 攝
12個大中修項目同步推進 繪就公路發展新畫卷
初秋時節,暑意未消,正值建設施工的黃金期。記者在省道237章新線埠陽莊大橋至化馬灣段中修工程施工現場看到,多臺瀝青攤鋪機、壓路機、運輸車輛馬力全開、來回穿梭,正在加快路面面層施工。
“該項目起于埠陽莊大橋西,止于省道241臨徐線平面交叉口,路線全長15.26公里,二級公路建設標準,設計速度60Km/h,這段路是天寶鎮、化馬灣鄉、徂徠鎮和邱家店鎮連接泰安城區的重要通道,在我市東部區域交通網中具有重要地位。”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養護科科長田廣明介紹,近年來,受交通量增加、重載車輛增加等方面影響,部分路段出現了塊狀裂縫、龜裂、縱橫向裂縫、坑槽等病害,影響了路容路貌及車輛行駛的舒適性、安全性。該項目于7月份開工建設,總投資2750萬元,計劃10月份建成通車。
△省道243泰梁線東平大羊至郭樓橋段中修工程施工現場。 溫雯 攝
今年,是泰安近年來實施國省干線大中修項目最多的一年,施工場景絕非一處,而是在多個地點同時鋪開,奏響了一曲激昂的建設之歌。在省道243泰梁線東平大羊至郭樓橋段中修工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路面施工,銑刨機、攤鋪機、壓路機等機械設備全力運轉。
該道路是東平縣重要的南北向交通要道,經過東平縣大羊鎮、梯門鎮等五個鎮(街),路線全長30余公里。自8月中旬開工建設以來,施工人員開足馬力推進工程進度。“這次中修,實施路面工程結構性和功能性的修復、橋梁涵洞維修、防護排水工程維修以及交通安全設施維護。”項目負責人杜安文介紹,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路面工程近20公里。
截至目前,12個國省干線大中修項目中,國道342日鳳線寧陽華豐至磁窯段大中修工程,省道326肥城安駕莊至東平界段、肥城東平界至大井段路面改造工程和省道243泰梁線岱岳區祝陽街里段中修工程等4個項目已提前完工通車。3個普通國省道改擴建項目中,國道205山深線萊蕪新泰界至新汶轉盤段改建工程正加快建設,其中濱河大道段已建成通車;國道105京澳線東平改建項目二期工程預計年底建成通車;作為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的省道104濟微線肥城寧陽界至寧陽兗州界段改建工程即將開工建設。
△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普通國省道數字公路管理指揮中心。 溫雯 攝
“數字公路”同步實施 科技點亮公路新干線
建好公路是基礎,護好公路是保障。當公路建設與養護插上數字的翅膀,其作用不可限量。目前,全市13條國省干線一圖可見,借助“千里眼”,工作人員可對全市普通國省干線重點路段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巡查。
近日,記者在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普通國省道數字公路管理指揮中心采訪時看到,這里的數字大屏上可同時展示13條國省干線的實時監控畫面。
“從2022年開始,我們就積極推動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經過兩期建設,目前全市230公里管養路段和201處關鍵節點實現智能監控覆蓋,打造了以公路一張圖、無人化巡查、AI智能巡檢、路域環境監測等為代表的創新型數字化應用場景。”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信息科科長禹文明介紹。
此外,今年在國道105京澳線東平段、省道241臨徐線化馬灣至董家莊村出口段等7個國省干線大中修項目中增加了“數字公路”監測系統工程建設,共安裝190套高清網絡攝像機、28臺雷視一體機、3套路域環境檢測設備、1套橋梁健康監測系統,覆蓋173.4公里路段。待項目完工后,這些路段將實現全方位實時監控和智能預警。
人力與科技的相互配合形成了強大合力,公路養護部門能夠準確、及時、全方位地掌控國省干線運行狀況,確保道路始終處于良好的通行狀態。
“我們充分發揮智慧公路系統的‘探頭’作用,線上巡檢與現場巡查相結合,準確掌控道路狀況,同時加強與交警、氣象等部門的密切溝通,利用好信息共享和應急聯動機制,對道路突發事件快速響應、科學調配,確保國省干線通行安全。”禹文明介紹,我市公路部門將繼續探索、完善人力與科技相結合的模式,提升公路養護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加安全、便捷的交通環境。
公路“美顏”進行時 潤色刷出高顏值
國省干線大中修、改擴建的有序推進,以及“數字公路”加快建設應用,帶來的是更加安全、順暢的交通環境。車輛行駛在煥然一新的國省干線上平穩而舒適,高效的交通也為沿線文旅發展、鄉村振興、路衍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路隨山勢轉,車在“畫”中行。初秋時節,記者在省道103東岳勝境旅游公路采訪時看到,開闊整潔的路面路肩、清晰醒目的標志標牌、蜿蜒靚麗的鋼索護欄與周邊的景色融為一體,繪就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秋日畫卷。該路是我省首批確定的4個主題特色鮮明的旅游公路示范項目之一,主線全長57.4公里,沿線打造86.6公里慢行道,布設旅游服務設施11處。
△省道103東岳勝境旅游公路。 張建 攝
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大家或騎行、或自駕,來到這里游玩、拍照打卡,盡情感受生活的美好。山路雖美,但安全不容忽視,這段路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風險路段多,“為保障通行安全又方便游客觀山賞景,我們在路側采用整齊簡潔的柔性鋼索護欄,既有效提升了視覺通透性,還與周邊自然風景渾然一體,達到了‘路在景中走,人在畫中游’的效果。”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計統科科長王國章說。
為公路“潤底色”,為環境“刷顏值”,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路、綠色生態路和產業振興路,助力沿線村鎮經濟和全域旅游的高質量發展。我市公路部門按照《山東省旅游公路品牌標識建設指南》的要求,正在實施省道103東岳勝境旅游公路主線旅游服務功能提升工程,“在起終點、行政區劃界、重要交叉口設置門戶標識,重點路段、重要節點、交叉路口安裝身份標識,主線與環線支線交叉口安裝慢行道指引標識,公路驛站及觀景臺設置停車場指引標識、導覽標識,在重點路口設置自行車道指引標識。”王國章介紹,目前該工程正在建設中,近期將全部完工。
在泰安公路建設的畫卷中,今年注定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經過大中修后的國省干線,路面平整、標線清晰、交通標志齊全規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強筋壯骨”后的國省干線,將有助于交通運輸效率持續提升,進一步暢通經濟發展“大動脈”,為推動城鄉融合、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公路支撐。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張建 溫雯 實習記者 張智凱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