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破陣凌云霄——專訪中國藝術體操隊教練孫丹
新華社香港9月2日電(記者盧羽晨、王子江、黃揚)東京奧運會“敦煌飛天”,世錦賽“水龍破陣”,巴黎奧運會“鳳鳴凌霄”……憑借一套套經典國風作品,中國藝術體操隊集體組不斷創造歷史最好成績,一步步打破西方強隊對這個項目的壟斷。
屢創佳績的背后,是一群心懷熱愛與夢想的“大女主”。8月29日至9月2日,集體組教練孫丹和隊員們隨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到訪香港和澳門,在結束訪問之際,孫丹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一場用心用情的雙向奔赴
在香港和澳門兩地,中國藝術體操姑娘們為當地觀眾奉獻了多場用心用情的表演,帶來一場場頂級視覺盛宴,同時也傳遞出拼搏與夢想的力量。
“這套節目是我們為了港澳行活動特意編排的,節目的名字是《星辰大海》,非常希望能把這種很遼闊的感覺帶給香港和澳門的觀眾們。”孫丹說。
每到一處,姑娘們優美的舞姿、高超的技術、精心的編排都引起觀眾的陣陣歡呼和掌聲。這次港澳行期間,當地民眾對國家隊的歡迎、支持和喜愛,讓孫丹和代表團成員們都印象極為深刻。
“我特別希望通過這些交流和表演,讓更多人了解藝術體操這項運動。也希望大家通過體育不僅能收獲健康,更能擁有不言敗、不氣餒的精神。”孫丹說。
這是孫丹第二次參加內地健兒訪港澳活動。上一次還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后,她作為運動員代表參加了交流活動。
作為過來人,孫丹希望隊員們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體育的快樂,同時收獲新的朋友,體會到自己“被這么多人支持著”。
“因為我們平常訓練時都是枯燥、乏味、很難堅持的,但是當你知道有這么多人在默默地支持著你,你會覺得有無限的動力。”孫丹說。
“死也不能放棄”的奧運夢
在賽場邊,孫丹的懷里總緊緊抱著一只紅色的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歡歡”。這是她的“幸運娃娃”。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她作為主力隊員和隊友們一起為中國隊摘得一枚寶貴的集體全能銀牌,實現歷史突破。
當時站在北京奧運會的領獎臺上,孫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真的做到了。
2002年,孫丹是第一批進入藝術體操國家隊的運動員。她很珍惜也喜歡藝術體操,每日訓練艱苦但快樂。然而眼見家門口的奧運會越來越近,她卻意外在2006年遭遇腳部骨折的重創。打著三根鋼釘,她只能每日坐在輪椅上,默默看著隊友備戰奧運會,也感受著自己日漸增加的體重,心急如焚、五味雜陳。
“當時也的確是缺人,所以在腳傷還沒完全恢復的時候,我就開始訓練了。”孫丹說。
她在康復后期,甚至不敢再去醫院拍核磁,因為參加北京奧運會的夢想,“是你死都不能放棄的一件事情”。
瘋狂減肥30斤后,孫丹用更加極致嚴苛的要求,去追趕落下的進度。就連為數不多的休息日里,她也會在出門前先獨自一人進館,面對著寂寞的墻壁,重復著自己的動作。當時教練在賽前考慮到她的傷病,一度想降低她的動作難度,但被拒絕了。
“因為我覺得,之前這99步我走得都很扎實,我不想在最后一步的時候去改變。我相信我自己,這是一種真的‘練到了’之后就會有的、百分百的自信。”孫丹說。
“國風”打破歐洲強隊包圍圈
退役后,孫丹讀書、結婚、生女,并在2019年正式成為中國藝術體操隊集體組教練。
“這項運動的名稱叫藝術體操,所以我們就要從藝術上去考慮:中國隊到底與世界強隊之間的差距在哪里。我選擇并堅持‘國風’,其實就是在打‘突圍戰’。”
在孫丹的帶領下,在體操中心的支持下,隊員們集體去敦煌采風,現場感受“飛天”的韻味;她們去中央芭蕾舞團交流,提升藝術表達力;她們去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參觀,從不同風格的作品里,汲取藝術的養分……
——東京奧運會,中國藝術體操隊驚艷亮相,將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東方古風之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奧運舞臺。最終她們在團體全能決賽中奪得第四名,創境外奧運會參賽最好成績;
——第40屆藝術體操世錦賽,她們首次拿到集體5圈單項金牌,這是中國藝術體操隊首次贏得世界冠軍,也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世界冠軍墻;
——巴黎奧運會,中國藝術體操隊在歐洲大陸上打破了歐洲選手對藝術體操項目冠軍的壟斷,首次奪得集體全能金牌。這是中國藝術體操的奧運首金,也是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藝術體操集體全能項目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以來,首次有來自歐洲之外的參賽隊奪得奧運金牌……
“我為隊員們感到非常自豪,我認為她們是堅定且勇敢的中國女性!”巴黎奪金后,孫丹飽含深情地說,“我們希望向世界展示,中國既有悠久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也有全球視野的人類命運發展考量。”
期待更多參與、更加精彩
孫丹原計劃只執教一個奧運周期,因為在藝術體操圈,世界頂級強隊每日訓練時間通常都在10小時以上。東京奧運周期又恰逢疫情,所以她很少有時間能回家陪伴老公和孩子。
她半開玩笑地說,自己“表達愛的方式特別貧瘠”,只有不斷給家里買東西作為補償。結果女兒剛學會說話的時候,一見她就說:“媽媽,買。”
“如果你的家庭不支持你,你是絕對沒有辦法往前走的。”孫丹心里很感激老公和家里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
藝術體操從業者基本都是女性,孫丹希望,未來中國能建立起更好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官員等不同角色的培養體系,營造出更好的藝術體操發展生態。
“最重要的一點,是歡迎每一個年齡段的女性都來嘗試我們的項目,一起感受藝術和體育帶來的雙重魅力。”孫丹說。
在內地奧運健兒訪港澳活動期間,她還在構思洛杉磯周期的節目編排,希望能夠“抓住規則變化的規律”,為全世界觀眾帶來更加精彩震撼的中國藝術體操節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