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新質新造】鎖邊固沙 敢叫荒漠變綠洲

      編者按: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為全面展現新疆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努力開創新疆改革發展穩定的新局面,央廣網新疆頻道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國家稅務總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稅務局策劃推出《高質量發展看新疆之“新質新造”》網絡主題傳播活動,派出記者聚焦新疆“八大產業集群”建設,立體呈現新疆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和新成效。

      央廣網沙雅8月30日消息 近年來,新疆阿克蘇地區繼承和發揚“柯柯牙精神”,深入實施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及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努力筑牢防風固沙“綠色長城”,成功阻止了沙漠入侵綠洲,保護了各族群眾賴以生存的家園,走出一條把黃沙變“金沙”的綠色發展之路,一幅水清岸綠、魚躍鳥飛、人安業興的生態畫卷已徐徐展開。

      沙雅縣位于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縣域總面積3.2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2.7萬平方公里,占縣域總面積的84.69%,年均降水量68.4毫米,生態環境脆弱。

      從前每年3月至5月,這里都會出現沙塵天氣,對當地的農業生產、群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支撐。

      在沙雅縣蓋孜庫木鄉沙漠邊緣區域的中國電建阿克蘇地區沙雅縣25萬千瓦光伏產業園區低碳轉型新能源項目現場,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排列,一眼望不到頭。

      

      光伏板下設置草方格,阻止沙流動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遠處,藍色的光伏板還在不斷地向沙漠腹地延伸。“我們這個項目在沙漠邊緣,總共裝了545376塊單晶硅組件,分為72個發電單元,建成后一年的發電量大概可以供43萬人使用一年。在發電的同時,我們這個項目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防風固沙,一舉兩得。”中電建(沙雅)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杜思偉對記者說。

      沙雅縣光照資源豐富,發展光伏產業得天獨厚。25萬千瓦光伏產業園區低碳轉型新能源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將達3.6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能耗約11萬噸標煤。

      

      光伏發電的同時還可防風固沙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杜思偉向記者介紹,除此之外,光伏板基樁還能固沙,一排排2米多高的光伏板相當于高立式沙障,可以降低風速、削弱風流沙的挾沙能力。光伏板下還設置了5排草方格,阻止沙流動,并在光伏區周圍種植100米寬、共1000余畝的梭梭林。

      在大力發展光伏產業的同時,沙雅縣還積極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防沙治沙工程,引導企業探索“可持續公益的商業治沙模式”。

      在沙雅縣綠洲南部與沙漠交界的沙雅縣漠鑫開發有限公司梭梭林種植基地,連綿成片的耐鹽堿荒漠植物——梭梭長勢旺盛,有的高達四五米,公司經理任朋輝正和管理人員察看梭梭下人工接種肉蓯蓉的生長情況。

      

      任朋輝正在察看梭梭林的生長情況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任朋輝揮動鐵鍬,一邊挖肉蓯蓉一邊介紹,今年公司新種的梭梭有5000畝,現在總面積是1.5萬畝,后續計劃擴大5000畝的梭梭種植面積。

      防沙治沙,不僅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發展。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也引得沙雅縣其他鄉鎮的種植戶紛紛學習借鑒。

      

      當地群眾向記者展示剛剛挖出的肉蓯蓉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沙雅縣塔里木鄉黨委委員、副鄉長周超就專門帶著鄉里的26戶種植能手來到基地參觀交流。周超說:“我們塔里木鄉主要以種植棉花為主,轄區內沙化土地較多,這里的防沙治沙效果好,經濟效益高,我們也想把地塊利用起來,促進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高。”

      種植梭梭不僅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接種肉蓯蓉還讓這片生態屏障有了經濟效益,有效帶動群眾就業,實現生態、生產、生活的共贏發展。

      

      種植梭梭林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央廣網記者丁安 攝)

      沙雅縣堅持多措并舉,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作。

      “我們還采取天然林引洪灌溉,補充區域內的地下水;用草方格固沙,實現沙丘治理;用封沙育林來隔絕人為活動影響,實現自然植被正常生長;采取飛機有害生物防治,消除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病蟲害。”沙雅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胡楊林保護中心副主任王開彥說。

      該縣按照“科研單位+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探索梭梭栽植及肉蓯蓉培育技術,打造集沙區中藥材展示、觀光、教育、科研、生產為一體的示范區,發展壯大沙產業。

      王開彥介紹,后期將建設一個占地2.4萬畝,集沙產品儲存、研發、加工、銷售、電子商務和運輸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實現沙產業的延鏈補鏈。

      目前,沙雅縣已種植梭梭等沙生植物13.9萬畝,已嫁接大蕓7.7萬畝,與6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防沙治沙面積達31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由“十二五”末的6.9%增加至7.14%,沙塵天氣下降明顯,降水日數顯著增多,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全民參與,向綠而行。阿克蘇地區通過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復、光伏+治沙等措施,實施“鎖邊林”工程,加快恢復林草植被,鞏固提升胡楊林生態屏障,阻止沙漠擴散侵害綠洲,森林面積達到1737.1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12年的6.5%提高到目前的9.06%,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雙減少”。

      置身林海,讓人很難相信這里就處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西北緣,很難想象多年前這里還是寸草不生、風沙彌漫的景象。

      截至目前,阿克蘇地區沙區種植特色經濟植物面積達25.79畝,涉沙產業企業12家,2023年沙產業企業產值合計8900萬元,帶動就業500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

      生態興,則產業興。阿克蘇地區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正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策劃:胡苗苗 喻鵬濤

      記者:丁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