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鑒·埃及 | 記者觀察:埃及何以“中文熱”
新華社開羅8月28日電(記者姚兵董修竹)埃及是最早開設中文教育的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自1958年就開始培養(yǎng)中文人才。經過多年發(fā)展,埃及中文教育取得明顯成效。既有歷史基礎,也有現(xiàn)實需求,埃及“中文熱”正持續(xù)升溫。
2023年4月13日,在埃及開羅,中企埃及分公司員工阿斯瑪·穆斯塔法·易卜拉欣展示用毛筆書寫的“心”字。2015年,出于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和喜愛,阿斯瑪考入埃及艾因沙姆斯大學中文專業(yè)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并通過獎學金項目于2018年在中國廈門大學深造。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埃及青年青睞中文
上大學選擇中文專業(yè)、奪得“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總冠軍、去中國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碩士、從事中文教育工作……埃及女孩帕桑特·哈利勒(中文名詩雨)一步一個腳印,將成為一名中文教師的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
“選擇學習中文是緣分。”詩雨說,“2016年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當時爸爸跟我說,中國最近幾十年發(fā)展得很好,我們要向中國學習。那時我就下決心要學好中文。”
大三時,詩雨獲得了前往山東大學留學的機會。“我體驗了中國高鐵、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等,中國的發(fā)展水平震撼了我!”詩雨說,留學期間她還跟隨支教隊伍到江西支教,這段經歷讓她萌生了當老師的想法。如今,詩雨一邊從事中文教育工作,一邊繼續(xù)在開羅大學中文系攻讀博士,“我會繼續(xù)努力,早日成為一名‘中國通’”。
?2019年8月28日,在埃及首都開羅,獲得第十八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總冠軍的詩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新華社記者鄔惠我攝
近年來,像詩雨一樣熱愛中文的埃及青年越來越多。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埃及大區(qū)決賽5月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辦,活動吸引超400人參加。
開羅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大四學生亞絲明·哈米德(中文名茉莉)贏得大區(qū)賽特等獎。她在才藝展示環(huán)節(jié)表演了黃梅戲,贏得現(xiàn)場觀眾陣陣掌聲。茉莉告訴記者:“未來我想當一名中文教師,教埃及學生學習中文,努力成為埃中友誼的使者。”
獲得本次大區(qū)賽一等獎的哈桑·優(yōu)素福(中文名韓帥)同樣來自開羅大學文學院中文系,他在比賽中分享了自己的中文逐夢之旅故事。
“學習中文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但我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韓帥說,平時除了參加中國詩歌朗誦比賽,擔任主持人,他還熱衷于參加各類人文交流活動,“我不僅能學到語言知識,還能結識中國朋友,收獲真誠的友誼”。
詩雨、茉莉和韓帥只是埃及眾多中文學習者的代表。近年來,埃及中文教育取得了長足發(fā)展,“中文熱”持續(xù)升溫,學習中文的人數(shù)與日俱增。
埃及開羅大學中文系主任、孔子學院埃方院長雷哈卜·馬哈茂德(中文名李哈布)告訴新華社記者,開羅大學孔子學院注冊學生從一開始每年不足30人到如今近4000人,“實現(xiàn)了顯著的增長”。
?2019年3月30日,在埃及首都開羅,“絲路心語”說漢語講故事比賽在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來自開羅大學、蘇伊士運河大學、艾因沙姆斯大學等14所高校中文系以及孔子學院、孔子學堂的20組選手參加了比賽。圖為一名選手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鄔惠我攝
成果豐碩特點顯著
據(jù)記者觀察,近年來埃及中文教育教學成果豐碩,呈現(xiàn)六大特點:
一是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目前,埃及每年學習中文課程的學生達數(shù)千人,在埃及經濟形勢低迷的情況下,許多學生愿意自費學習中文。“埃及整體的中文學習氛圍讓我十分感動,一些學生每次上課單程通勤要兩三個小時,兩小時的課程后,他們又要踏上回程的車,就這樣一直堅持。”曾擔任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中文志愿者老師的路淼說。
二是教學質量突出。自開設中文教育以來,埃及涌現(xiàn)出一批杰出漢學家和中文系學科帶頭人,如曾獲得習近平主席頒發(fā)“中阿友好杰出貢獻獎”的穆赫辛·法爾賈尼教授。近年來,埃及也培養(yǎng)了一批高質量的青年人才,在歷屆“漢語橋”大、中學生比賽中多次摘得全球前三的佳績。
三是教育機構分布覆蓋廣泛。目前,埃及28所高校開設中文專業(yè)或中文課程,遍布各主要城市,建設4所孔子學院、2所孔子課堂,20余所中學開設中文選修課,中文全面進入埃及國民教育體系,實現(xiàn)了從中小學到博士貫通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
?2021年6月15日,“漢語橋”俱樂部開羅站揭牌儀式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圖為開羅大學校長穆罕默德·奧斯曼·霍希特通過線上方式參加“漢語橋”俱樂部開羅站揭牌儀式。新華社記者王東震攝
四是專業(yè)選擇多樣。近年來,埃及部分高校中文系的專業(yè)設置有了新變化,除傳統(tǒng)公費本科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外,開羅大學、艾因沙姆斯大學、蘇伊士運河大學還設置了自費本科中文翻譯專業(yè)。此外,開羅大學還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開辦雙學位自費商務漢語專業(yè),為埃及高校中文系辦學多元化開創(chuàng)了新方向。
五是中小學教育試點順利。2020年9月,中埃雙方簽署《關于將漢語納入埃及中小學作為選修第二外語的諒解備忘錄》,2022年9月,首批12所公立中學中文教育試點啟動,2023年10月,第二批10所公立中學中文教育試點啟動。項目負責人李哈布表示,試點工作推進非常順利,選擇中文作為第二外語的學生數(shù)量多、熱情高,新學年還將新增多所試點中學。
六是實用特色突出。中埃雙方合作建立的埃中應用技術學院隸屬于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下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信技術、機電一體化三個專業(yè)。埃中應用技術學院院長塔梅爾·納比勒說,學院每年限招150名,已有兩屆畢業(yè)生,不少人都被當?shù)刂髽I(yè)聘用,薪水可觀。
?2021年11月10日,在埃及開羅,參加“學中文 走進中國企業(yè)”活動的學生代表在華為埃及公司總部大樓前合影。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歷史現(xiàn)實共促熱潮
分析人士指出,埃及加強中文教學和中文人才培養(yǎng)既有歷史基礎,也有現(xiàn)實需求。
“埃及是最早開設中文教育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早在1958年,艾因沙姆斯大學就成班制培養(yǎng)中文人才,可以說是埃及中文教育的搖籃。”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公參盧春生介紹,埃及中文教育實現(xiàn)快速發(fā)展,取得豐碩成果,關鍵得益于中埃關系的不斷鞏固和升溫。
進入新時代,在中埃兩國元首引領下,兩國堅定朝著新時代構建中埃命運共同體的目標邁進,為埃及青年學習中文創(chuàng)造了積極環(huán)境。
自2013年起,中國連續(xù)多年穩(wěn)居埃及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加之中國企業(yè)在埃投資和建設規(guī)模不斷增長,學習中文使埃及青年擁有更好的就業(yè)前景和發(fā)展空間。
?2月4日,在埃及開羅以東建設中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qū),中建埃及分公司員工貼春聯(lián)。新華社發(fā)
埃及是歷史上連接東西方貿易和文化的樞紐,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綿延千年、貫通古今的絲路精神,引領中埃貿易在新時代更加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yè)投身埃及市場。在這一背景下,加強埃及中文人才的培養(yǎng)有助于為企業(yè)提供優(yōu)質本土專業(yè)人才,降低溝通和交易成本,服務企業(yè)“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
隨著中國的影響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埃及青年愿意選擇學習中文,進而更深入了解豐富多彩、立體全面的中國。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也是促進民眾相知相通、達成心靈共鳴、實現(xiàn)發(fā)展共贏的重要抓手。以穆赫辛·法爾賈尼為代表的一批埃及漢學家將大量中國典籍、小說等翻譯推介到埃及等阿拉伯國家,更有許多埃及青年致力于翻譯中國文藝作品、電影電視劇等,在促進雙方文化交流、拉近民眾距離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埃及民眾通過學習中文,將會感知中國、了解中國、認同中國,成為對華友好的重要力量,擴大國際合作朋友圈。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