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逐日看新疆丨在戈壁灘與高科技共舞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康顥嚴
從連霍高速鹽湖服務區出發,向北方戈壁深處行進7~8公里,能看到荒灘上矗立著124個白色“風電巨人”,110米高的輪轂相當于30多層樓,近百米長的葉片迎風轉動。
這里裝備了國內先進的激光雷達測風系統,200米距離外就可以提前發出反饋,風機在接觸到風之前,就能做出變角、變頻反應,實現風能的高效利用。
8月26日,“追風逐日看新疆”全媒體報道團隊走進位于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的華電北疆烏魯木齊100萬千瓦風光基地。今年1月至7月,該基地累計新發綠電16.8億千瓦時,節約標煤5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5萬噸。
華電北疆烏魯木齊100萬千瓦風光項目,是全疆首個建成并網的國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風光電基地項目,選址在“中國風谷”達坂城區,建設了80萬千瓦風電、20萬千瓦光伏,配套20兆瓦/40兆瓦時、5兆瓦/10兆瓦時兩座儲能站。項目分布在烏魯木齊縣和達坂城區10個地塊,于2023年6月30日實現并網發電。
在這里,戈壁灘的荒涼貧瘠與高效節能的先進技術形成鮮明的反差,但又完美地融為一體。
新疆華電葦湖梁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施曉亮介紹,該項目自2022年3月開工建設,就廣泛應用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應用建筑業十項新技術、25項電力“五新”技術,達到降本增效、節約工期的目的。通過創新管理模式,創下新疆區域單日吊裝八臺風機的最高紀錄,僅15個月后實現全面并網發電。同時,作為“沙戈荒”項目,還引入光伏治沙及“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通過抬高光伏板架設實現“牧光互補”,探索實驗噴灑菌類形成堿殼等舉措,開展風電光伏治沙、防風、固草。
在相距此處三十余公里的戈壁上,新疆華電達坂城50萬千瓦風電項目7月起開始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建設并網投運,每年可新增綠電12億千瓦時,節約標煤36萬噸。
施曉亮介紹,目前,新疆華電葦湖梁新能源有限公司共有21個風電、光伏場站,分別分布在烏魯木齊市、吐魯番市、昌吉市、庫爾勒市、阿克蘇市等南北疆城市。下一步,企業將繼續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以及集團公司黨組決策部署,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持續深入開展“綠能行動”,全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打造天山南北好“風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