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加納學者:中非合作打造雙贏關系 多元發展賦能非洲未來
中國日報網8月27日電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FOCAC)將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中非將圍繞“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主題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話未來。加納通信技術大學經濟系講師艾薩克·安克拉(Isaac Ankrah)日前在中非政策咨詢中心網站撰文稱,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不僅是一個共商合作、共話友誼的外交論壇,更是一座相互尊重和共同發展目標的燈塔。
引領經濟發展 架橋鋪路開創未來
文章認為,中非合作論壇最顯著的貢獻之一在于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領域。其所推動的項目帶來了實質性改變,對非洲大陸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連接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吉布提紅海港口的亞吉鐵路,就是中非合作變革力量的展示。
而基礎設施的改善對非洲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也產生了積極影響,不僅促進了非洲大陸內部的貿易,還使得非洲各國能夠開拓新市場以提高出口能力,并吸引更多的外資。
貿易與投資并行 推動經濟多元化增長
文章寫到,中非雙邊貿易在過去二十年中持續穩步上升。據相關報道,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00億美元,投資建設的經貿合作區覆蓋農業、加工制造、商貿物流等行業,吸引超過千家企業入區。這些投資也刺激了非洲經濟多元化,減少了對傳統產業的依賴,并促進了新興經濟部門的發展。此外,在中國支持下建設的經濟特區和工業園區已成為非洲各國經濟增長的引擎。
促進文化互鑒 賦予非洲未來力量
除了有形的基礎設施,中非合作論壇在促進整個非洲的人力資本發展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目前已經在埃及、南非、肯尼亞等15個非洲國家建成17個魯班工坊,為制造業、農業和技術等領域提供了技術和職業培訓。
安克拉認為,就個人層面而言,這些教育舉措能讓非洲學生和專業人士獲得寶貴的技能,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和職業前景。在國家層面,熟練勞動力的增加推動了工業增長、創新和經濟多元化。此外,知識交流還能加深中非之間文化交流互鑒。
打造雙贏且持久的伙伴關系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年中非雙邊貿易額達2820億美元,同比增長11.1%。其中,我國自非洲進口1175億美元,對非洲出口1645億美元,凸顯了雙方貿易關系中的互利互惠。
與此同時,對非洲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為中國企業在全球領域拓展業務和專業技能創造了機會。通過在非洲的投資,中國發掘了新的增長機遇,增強了其全球經濟足跡。
文章最后說,隨著非洲繼續邁向可持續發展,通過中非合作論壇與中國建立的持久伙伴關系無疑將在塑造非洲的未來上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八屆中非企業家大會將于本次峰會期間在北京舉行。大會鼓勵中非工商界溝通交流、凝聚共識,推動中非務實合作新舉措落地。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