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潤彩云南 | 云南大理:打通法治鄉村的“最后一公里”
8月23日,記者跟隨“法治光輝照邊疆——2024年全國網絡普法行·云南站”采訪團,走進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建鎮小圍埂村。正值處暑節氣,天高云淡,屋舍儼然,滿目皆景。沿路墻面白底紅字粉刷著法律知識標語,并配有秀美的水墨畫。
“云南省調解能手”馬克京是小圍埂村的村委會主任,這些年他走遍該村10個村民小組,6個自然村各個角落,以一名“法律明白人”、基層人民調解員的身份主持化解基層矛盾糾紛1000多件,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不厭其煩宣傳相關政策,有效維護了全村的和諧穩定。
小圍埂村村委會門口擺放著普法宣傳展板。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曹偉 攝
馬克京表示,作為“法律明白人”,要“看得懂法律、講得出政策、用得通法規”。現在,他積極參加各種理論學習、業務培訓,在工作中以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面對和解決群眾問題,利用業務時間虛心請教,提高法治業務水平。
近年來,小圍埂村村委結合本村實際,通過村內小廣播、微信群宣傳法律法規,定期整理歸納群眾身邊的典型案例,在村文化禮堂開設普法課堂,用群眾聽得懂的話進行講解,促進形成全村都學法、事事都依法的良好氛圍。
小圍埂村村委會門口的法律宣傳手冊,供村民們學習。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曹偉 攝
馬克京介紹,該村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內容,成立綜治服務中心、網格管理中心、智慧化管理社會治安等,并圍繞建設法治書屋、法治道德講堂、法治宣傳欄等,讓廣大村民近距離領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逐步養成良好的法治意識。近年來,全村沒有發生過刑事案件,無封建迷信活動,無賭博、打架斗毆等不良現象,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彰顯。
記者觀察到,該村致力于兒童權益保護,在該村村委建設了“兒童之家”,屋內有許多書籍和五顏六色的桌椅,充滿了童趣。
小圍埂村兒童之家,致力于守護本村兒童健康成長。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曹偉 攝
“兒童之家”是一個集游戲、娛樂、教育、衛生等為一體的社區服務平臺,致力于打造以社區為基礎的兒童保護體系。“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應該在愛與關懷中活出自己豐盛的生命,社區中的每個成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兒童保護的事業中來。”馬克京說。
記者了解到,小圍埂村從2013年至今,對貧困學生進行資助,共資助學生500多名,累計發放資助金40多萬元。2018年,該村被省州縣評為文明村;2020年12月被云南省司法廳,云南省民政廳命名為云南省第四批民主法制示范村。
小圍埂村墻面粉刷的法律知識標語。小圍埂村 供圖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