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安六中、東岳中學等學校嚴格遴選,30名教學骨干到泮河中學、泰前中學任教
今秋入學季,改造提升的泮河中學、泰前中學兩所學校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按照全市“強鎮筑基提檔升級行動”部署要求,泰山區教體局統籌安排,在對泮河中學和泰前中學進行硬件改善的同時,把優化教師資源配備擺在突出位置,經過嚴格程序,30名來自泰安六中、東岳中學的優秀教師赴兩所學校任教。
選派教師均為素質過硬的教學骨干
良好的教風、學風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優秀的教師隊伍為教學質量提升打下堅實基礎。為了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近年來,全市教育系統持續加大校際教師交流力度,將先進學校的教學經驗帶到更多學校。
記者從泰山區教體局了解到,按照“強鎮筑基提檔升級行動”選優配強師資力量的要求,今年從泰安六中、東岳中學等遴選了30名優秀教師到泮河中學和泰前中學任教。這30名教師或是全區教學能手,或為教學先進個人、優秀教育工作者等。選派到泮河中學和泰前中學的教師,由泰山區教體局統籌選拔,30人中,多人在省、市優質課比賽上斬獲佳績并代表我市參加全國性比賽,他們都在各自教學科目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多名教師為中小學高級教師,他們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和師德師風廣受好評;一名教師曾連續5年獲得省級信息學奧賽優秀輔導教師稱號。
來自泰安六中的中小學高級教師高明凱今年將要到泮河中學任教,他曾榮獲山東省物理優質課一等獎、泰安市物理學科帶頭人,是泰山區首批卓越教師,他將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全部帶到泮河中學。中小學高級教師、東岳中學數學教師李傳根今年起在泰前中學任教,他有著數十年的教學經驗,既能為泰前中學帶來先進的教學方法,也能幫助泰前中學教師隊伍快速成長。
“小班化”教學改革彰顯育人優勢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有效的課堂教學行動研究以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是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泮河中學和泰前中學均實行“小班化”教學,可以讓老師關注到更多學生,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沉浸·集慧式六步驟’教學研究是東岳中學的系統性教學方法,旨在通過自主備課、研討備課、上課觀課等六個步驟,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能力。”泰前中學黨支部委員、副校長李峰表示。李峰來自東岳中學,教授歷史科目,他說:“今年東岳中學選派了骨干教師到泰前中學任教,泰前中學作為東岳中學分校,在這里,我們將加強集團內備課研究,組建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教學研究小組,定期開展教學研討,共享教學資源。”原東岳中學級部主任、教務處副主任、班主任郭偉今年也將到泰前中學開展物理科目的教學工作,他表示,將秉承東岳中學優良的校風、教風,帶動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實實在在地提升學校教研水平。
“發展教師、成就學生”是泮河中學教師隊伍建設的主線,圍繞“聚焦新課標、打造新課堂”,學校通過“講、帶、研、制”全面提升教師素養。泮河中學作為泰安六中分校,曾選派語文教師張春曉到泰安六中交流學習兩年時間負責語文教學兼任班主任。在此期間,張春曉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構建起情景式、開放式教學環節,更是在班級管理中學到了新知識,今年她結束交流回到泮河中學。“我會把在泰安六中學到的先進教學與管理經驗應用于工作中,扎根講臺,助力學生學習、成長。”張春曉說。
“核心校”與“分校”深度融合發展
近年來,泰山區依托“教育集團”,不斷推動全區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實現了校際優勢互補、互鑒互學、共同發展。
集團化辦學是提升區域內中小學整體辦學水平的一種戰略選擇,是促進城鄉學校一體化發展的路徑選擇,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是改進義務教育治理的實踐探索。2022年,泰安六中教育集團、泰安東岳中學教育集團等4個教育集團成立,通過“1+N+X”辦學模式,讓核心校、分校、協作學校攜手發展。經過2年時間的運行,教育集團內學校的合作模式不斷優化。根據“強鎮筑基提檔升級行動”要求,泮河中學升級為泰安六中分校、泰前中學升級為東岳中學分校,兩所學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兩所分校將與核心校在管理、教研、教學等方面“一體化”發展,黏性更強,交流更加密切。
截至目前,泰山區已先后成立9個教育集團(聯盟),輻射帶動41所學校,集團內交流管理干部、教師141名。據悉,今年泰山區將創新教育集團(聯盟)協作推進機制,新成立2至3個教育集團,進一步促進城鄉、區域和校際優勢互補,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張振男 楊麗寧 劉慧娜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