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讓更多“知產”變資產 促更多專利生“紅利”
“海爾生產的雙子洗衣機,首創了雙筒互平衡技術和多點減震控制技術,在全球布局專利138項,PCT申請48項。依靠專利技術,目前該洗衣機占國內高端市場份額76.7%,累計增收20億元。”8月20日上午,全省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大會上,海爾集團總裁梁海山現場分享通過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推動雙子技術產業化應用和企業創新發展的故事。
知識產權是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經濟發展的“加速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完善產權制度,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同時,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等。
制定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出臺高價值專利培育辦法等政策措施;建設山東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數據知識產權試點……記者從現場獲悉,截至今年6月底,山東省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6萬件,有效注冊商標276.7萬件,著作權作品登記量超過260萬件,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穩居全國第一梯隊。
當前,山東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如何精準施策、靶向用力,推動工作改進提升,讓更多“知產”變資產,促更多專利生“紅利”?大會明確,要在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全面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效能、全面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全面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服務水平等方面持續下功夫,縱深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知識產權創造是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源頭活水,歸根結底靠科技創新。山東高校院所數量眾多,創新創造的基礎堅實、作用突出,是知識產權創造的主力軍。“山東大學是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近年來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山東產業需求,打造了230余個高端新型研發機構,以高能級科創平臺為核心培育高質量知識產權。同時,不斷優化內部培育體系,創新實施‘十大成果評選活動’,啟動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推動形成一批高價值專利群,激發創造內生動力。”山東大學校長李術才說,將充分發揮學校專業特色和學科優勢,積極構建高水平知識產權服務體系,聚焦山東產業鏈需求,力爭產出更多一流創新成果。
保護是為了鼓勵更好創新,保護工作做到位,創新才有動力和活力。去年,山東省實施全省商品交易市場、綠色低碳技術領域、醫藥集中領域及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辦理專利糾紛案件2753件,辦理人民調解案件2737件;省公安廳重拳嚴打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積極維護“老字號”企業、“好品山東”認證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等知識產權安全……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工作,離不開各方共同參與,離不開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這就需要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多種手段。
“我們密切部門間協作配合,完善運行公檢法、市場監管、版權等多部門專家共同參與的知識產權刑事保護交流機制,聯合市場監管、版權等部門開展‘劍網’‘冬奧版權保護’‘打擊院線電影盜錄傳播’等系列專項行動,對新型犯罪案件定性、法律適用、案件管轄、證據規格等開展會商研究,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保障。”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張月波說,將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工作現代化體系和能力建設,全力維護人民群眾和企業合法權益。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橋梁和紐帶。把專利轉化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方能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專利轉讓5.84萬次,登記許可3582次;登記專利開放許可聲明2700余項,達成“一對多”專利開放許可632項,專利轉化運用取得積極成效。
“大會提出提升市場運營轉化效能,關鍵是要強化供需精準對接,解決專利供需對接渠道不足等問題。”山東產權交易集團董事長張莉說,作為全省統一的綜合性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企業積極推進“政產學研金服用”合作,參與建設運營山東科技大市場,整合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各類創新要素,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一站式”服務,試運營3個月以來,專利技術成交171項,同比增長2.98倍,成交金額突破3億元、增長25.9倍。“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知識產權要素交易及相關服務,發揮‘交易零距離,價值新發現’平臺功能,持續強化成果轉化驅動力,推動傳統生產要素向新型要素持續躍升、優質生產要素向新質生產力加速聚集。”
先行先試,示范引領。大會現場還舉行了濟南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啟動儀式。據介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是知識產權領域首個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示范項目,旨在通過保護示范區建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區域內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和能力,助力當地經濟高質量創新發展,同時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帶動全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整體提升。
“濟南市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市戰略,先后入選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建立全國首家知識產權協同保護警務工作站、全國首個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在全省率先開展專利行政裁決與行政確權聯合審理。”濟南市市長于海田說,將全力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緊扣濟南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政策法規體系,加強濟南都市圈知識產權保護協作,建立黃河流域知識產權一體化保護機制,推動知識產權保護賦能產業發展,筑牢知識產權保護智力支撐,為知識產權強國、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濟南力量。(記者 劉兵 李子路)(完)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