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籍大學生暑期三下鄉 托起云南山區的知識夢
7月20日至8月5日,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夢起云滇”公益團隊下的“夢起云滇·云嶺尋夢”和“夢起云滇·綠野逐光”實踐隊伍,分別前往云南省普洱市寧洱縣德化鎮中心學校及云南省昭通市綏江縣大沙村紅星小學開展為期13天的暑期支教夏令營活動,并針對山區兒童的素質教育現狀展開調研。今年公益團隊里出現了泰安籍學子的影子。
△團隊成員合影
為了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好課,團隊教研組精心策劃了三輪課堂培訓及多輪試講,為夏令營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出發前,隊員們利用小學期時間,傾心投入,精心打磨課程教案,不斷豐富課堂內容,行前撰寫萬余字個人任務書,力求為孩子們帶去最豐富的知識體驗。
△團隊進行教學培訓及試講
此次夏令營,團隊聚焦鄉土文化傳承,將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從山間帶入課堂。立足云南本土文化,團隊分別從“染”的美學和“梯”的田錯兩方面開展鄉土文化課程,將扎染的斑斕、敲拓染的質樸、馬幫文化的堅韌不拔以及梯田文化的智慧,編織成一幅幅生動的文化畫卷,溫柔地鋪展在孩子們的心田。除了展現云南本土文化的魅力,泰安學子還積極將家鄉的特色文化,如“石敢當”、“泰山女兒茶”以及“泰山皮影戲”等,帶入課堂之中。這些源自孔孟之鄉的深厚文化底蘊,在大山中引起了孩子們的積極反響,激發了他們對各地鄉土文化的濃厚興趣與探索欲望。
△隊員們在鄉土文化課堂上
走過布滿青苔的小路,伴著盛夏與蟬鳴,云滇深處總能看到藍馬甲的身影。十年調研,團隊落腳于鄉村振興,深入鄉土,詳細了解山區學生的教育現狀。今年,團隊以山區兒童素質教育的現狀及其多維度影響因素為核心議題,力求全面而細致地觸及教育實踐的每一個細微環節,感受國家教育政策的落地。為此,團隊成員精心雕琢調研問卷,兼具客觀理性與人文關懷,力求于細微處捕捉真實原貌;每日進行深入山間的家訪,跨越地理的界限,在內心深處搭建起溝通的橋梁。短短13天時間里,兩隊累計出隊家訪20余組。一次次跟家長的交流,一遍遍與學生的溝通,隊員們用筆記錄的不只是文字,更是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殷殷寄托。泰安籍學子馬明宇表示:“當真正走入孩子們的家庭,親眼目睹了孩子們在簡陋卻充滿希望的環境中勤奮學習的身影,我的心被深深觸動。我想,我們在夏令營一定要盡己所能做些什么,讓孩子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追求更加美好的未來。”
△團隊成員進行日常家訪
為了深化團隊成員與孩子們之間的情感紐帶,同時便于調研數據收集,團隊創新性實施“成長導師”與“成長檔案”制度,確保每位老師都能與幾位孩子建立起緊密的點對點聯系,細致入微地觀察并記錄他們的日常點滴與成長軌跡。“解憂雜貨鋪”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環節,孩子們可以每天在這個“小樹洞”里分享自己的心事,第二天總有溫暖的哥哥姐姐給他們提供回答,孩子們在收獲驚喜的同時也在心中增添一抹溫柔的亮色。
△圖片五 團隊特色成長導師制度及解憂雜貨鋪
來自泰安東平的大一學子肖晴,今年順利結束了在云南省昭通市綏江縣大沙村紅星小學的支教之旅,她表示:“泰安不僅有壯麗巍峨的景觀,還流淌著拼搏進取、勇挑重擔、迎難而上的時代精神。作為一名泰安人,我會帶著這種精神,深入群山,走進需要我的地方。我堅信,在社會和越來越多公益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肯定能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們都走出大山,走向屬于自己的未來!”
(圖片由團隊隊員提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