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山鎮衛生院:村醫常駐村 群眾看病不出村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王磊 審核 晁彤彤)近日,寧陽縣伏山鎮陳廟村村民鄭女士怎么也沒想到,“第一村醫”來到村里,解決了她長期以來就醫難看病難的問題。
原來,今年68歲的鄭女士膝關節疼痛多年,下蹲受限,行動不便,去年曾多次治療,花費近萬元,效果不佳。上周,她聽說衛生室來了“第一村醫”,便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看病。伏山鎮衛生院“第一村醫”王壘正巧接診了老人,對其進行細心問診并仔細檢查,分析其疼痛是因為膝關節變形導致筋脈不通產生“患肌”而出現疼痛、活動受限,建議其采用中醫藥特色療法——浮針進行治療。經過二十幾分鐘的悉心治療,鄭女士感覺疼痛沒那么明顯了。她激動地說:“真是輕快多了!”
在一旁的王女士隨即接過話茬:“他嫂子,這個王醫生技術可好了,去年我的腿疼痛也是他給治好的,你可好好治!”王女士是王壘醫生的老病人,曾在醫院治療腿部疼痛一療程,非常認可王醫生的技術,聽說王醫生來村里坐診,專門來治療一下頸部不適,一進門就對就診的人們說“太好了,王醫生以后來坐診,咱們有福嘍”。
去年以來,伏山鎮衛生院按照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的要求,投資10萬余元對陳廟村衛生室就醫環境進行改造提升,新增業務用房70平方米,用于設置中醫康復室,并購置了相關康復設備。
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陳廟村衛生室總是熱鬧非凡,下派的“第一村醫”分成幾組分別為群眾開展服務。在衛生室診療室內,“第一村醫”為到場群眾提供了問診、脈診和舌診服務,給予他們專業的健康診斷和個性化的調理建議;在中醫藥適宜技術體驗區,群眾紛紛排隊感受針灸、推拿、艾灸、拔罐等傳統中醫療法的獨特魅力;在中醫藥文化展示區,各類中藥材琳瑯滿目,一幅幅生動的展板和內容豐富的宣傳資料,詳細展示了中醫藥的發展歷程、文化內涵等,“第一村醫”團隊耐心向群眾講解每味藥材的功效與用法,介紹中藥材鑒別知識;在八段錦養生教學區,“第一村醫”現場指導群眾練習八段錦,讓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中醫養生的魅力,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觀看。
據陳廟村衛生室負責人介紹,在駐村工作的時間里,“第一村醫”們除了為就診患者進行日常醫療衛生保健、宣傳健康知識、解讀醫保政策、指導合理膳食外,還對慢性病患者定期進行隨訪,促進了村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自覺性也得到普遍提高。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今年以來伏山鎮衛生院建立了村衛生室長效幫扶機制,進一步筑牢村級衛生“網底”,實現了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結合“第一村醫”活動確定由衛生院中醫康復科對陳廟村衛生室中醫藥業務進行“集團式”幫扶,以山東省中醫藥特色療法基層推廣骨干團隊為依托,由山東省基層名中醫、山東省中醫藥特色療法師資骨干王壘主治中醫師牽頭,將中醫康復科門診前置于陳廟村衛生室,每天下午安排團隊成員坐診,開展中醫藥診療活動,對衛生室人員進行手把手帶教。截至目前,已接診并體驗、治療100余人次。
同時,伏山鎮衛生院還結合全鎮各衛生室實際需求,總結陳廟村“集團式”幫扶試點經驗,按照“定期+按需”的原則開展服務,每周駐點工作五次,每次不少于半天,對服務需求較小的村居可根據衛生室需求情況降低巡診頻次,合理安排服務時間,方便農村居民獲取服務,推動了基層衛生室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