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 垂釣一子落 產業萬子活 東平休閑垂釣產業聚勢啟航
“朝日斂紅煙,垂竿向綠川。人疑天上坐,魚似鏡中懸。”這是古詩句中描繪的垂釣場景,也可從中感受到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釣魚文化”。隨著時代的演進,垂釣文化也不斷充實著它的內涵。古人垂釣,為魚,為吃,為生活;今人垂釣,為娛,為樂,為休閑。垂釣,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文化傳承,還是一份休閑產業。
地處泰安市東平縣的州城街道,近年來,充分挖潛千年古城豐富的坑塘資源,憑借半城秀水,巧借當地大力發展生態漁業的風口,堅持以釣興業、以釣延鏈、以釣促旅,半年時間便實現垂釣賽事不斷,精英釣手齊聚,休閑垂釣產業正蒸蒸日上,聚勢啟航。
以釣興業
垂釣產業異軍突起
州城街道位于東平縣境西南,西鄰東平湖,與大宋不夜城隔河而望,水面面積占全城五分之二,“荷花半城,漁舟唱晚,風景清幽,不亞江南”,發展休閑垂釣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2024年以來,東平縣確定了“狀元湖·中國第一垂釣小鎮”這一改革創新舉措,總投資5000萬元,統籌規劃水域面積820畝,建成專業競技垂釣區120畝,包含17個專業競技池、1200個釣位,配套建設7000平方米生態停車場、6000平方米休閑棧道,初步完善了休閑垂釣核心區功能布局。
垂釣小鎮自4月20日啟用以來,通過承辦各類大型垂釣賽事,迅速聚集了大量人氣,提升了街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垂釣小鎮先后舉辦了“全能王”全國釣魚錦標賽、中華垂釣大賽、湖南衛視FTT全國賽、“巧漁夫輕硬峰·破浪”杯夜釣休閑邀請賽等大型賽事。
以釣延鏈
配套產業蓬勃起勢
全國休閑垂釣賽事的成功舉辦,為地方旅游業帶來新的客源,也帶動了周邊多個行業的發展,形成了與休閑垂釣相關的完整產業鏈。
賽事期間,狀元湖附近的漁具店日均營業額超萬元,住宿餐飲場所爆滿,節假日和比賽前夕的房間需要提前一周預訂。這一現象充分顯示了垂釣經濟對當地消費的強大拉動作用。
截至目前,垂釣小鎮新增市場主體86家,賓館、民宿床位100余個,直接促進就業1000余人。同時,垂釣小鎮的運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直接促進了就業,提升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2024年11月之前將陸續舉辦6到8場國家級大型垂釣競技賽事。通過系列賽事不斷吸引人氣,帶動周邊民宿、餐飲以及漁具用品銷售等產業大力發展,不斷開發現代休閑漁業、體育、娛樂、鄉村旅游活動功能,預計經濟效益近億元。”州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李海運說。
以釣促旅
古城文旅效益近億
垂釣小鎮的建設不僅帶來了游客的增加,也帶動了文旅收入的增長,形成了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除了專業賽事,州城街道還策劃了一系列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提升了街區的文化氛圍。州城街道在垂釣小鎮定期舉辦垂釣文化節,邀請國內外釣手進行交流與表演,吸引了大批釣魚愛好者和游客前來參與;與知名漁具品牌合作,舉辦漁具展示會,不僅展示了最新的漁具產品,還促進了漁具產業的發展。
州城街道立足鄉村產業振興,積極拓展生態養殖產業,支持帶領養殖戶線上線下學習養殖技術,因地制宜創建“龍頭帶動—村民致富”的發展形式,帶動周邊村民參與到金魚養殖中來,為當地的群眾提供就業機會,讓金魚游向更廣闊的天地。
狀元湖垂釣小鎮成功引爆了國賽的熱點,為全面鋪開生態漁業既定布局,東平縣同步推進汶河灣漁業、萬壽湖片區、南門村觀賞魚繁育基地三大生態漁業片區的建設,打造共富漁場,讓更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態漁業的“增收飯”。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劉小東 通訊員 熊金華 審核 晁彤彤】
?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