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奮進 因路而興丨泰安:精心呵“護”農村路 助力鄉村新發展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張建 審核 聶艷艷)十年發展,日新月異;十年變化,滄海桑田。十年間,一條條農村公路修到了村頭,通到了鄉親們的家門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狀況成為歷史,困擾農村出行難的問題得到了根本性解決,農村公路串聯起城鄉,展現了“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鄉村美麗畫卷,成為群眾闊步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發揮縣鄉村各級“路長”作用 激活社會力量
“護好”作為“四好農村路”核心使命之一,其深遠意義超越了道路養護的本身,它代表著對農村發展環境的精心維護,對群眾生活品質的全面提升。我市交通運輸部門在提升農村公路養護水平方面充分發揮縣鄉村各級“路長”作用,探索建立養護質量與計量支付相掛鉤的工作機制,確保養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岱岳區范鎮鄭寨子村村內道路。
近日,記者來到岱岳區范鎮鄭寨子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房屋,道路干凈平坦,農家庭院整潔雅致,看著眼前的場景,很難想象之前村里的道路雨后一片泥濘,村民出行難。鄭寨子村村民鄭示平說:“環境整潔得益于村里實行的‘三個三分之一’衛生保潔考評機制。”從2005年開始,鄭寨子村由村“兩委”干部牽頭,分片包保環境衛生整治任務,整治責任全部落實到戶,年底進行計分總評,排名前三分之一的戶獎勵120元,中間三分之一的戶不獎不罰,排名靠后的三分之一的戶上交衛生管理費120元。“‘三個三分之一’衛生保潔考評機制實施以后,村民素質也提高了,村民自覺地把自己范圍內的衛生全部打掃干凈了。”鄭寨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亓會峰介紹。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鄭寨子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省級文明村、省級衛生村、市級新農村建設先進村居等榮譽稱號。
△岱岳區范鎮鄭寨子村村內道路。
路域環境綜合整治持續發力 路凈景美煥新顏
干凈、整潔、有序的路域環境,不僅能夠保證群眾的出行安全,也是展示一個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因此,我市交通運輸部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將路域環境綜合整治與城鄉環衛一體化、鄉村建設行動、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緊密結合,持續推進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潔化、綠化、美化。
△肥城市沙溝村,村村通道路。
“原來這條路兩邊有不少雜草、草垛和垃圾,看上去特別擁擠。現在雜草、草垛和垃圾清理了,地面整平了,景觀樹栽起來了,走在這條路上心情也好了。”家住肥城市沙溝村的張春生指著村里的一條公路說。
為了讓轄區內的道路更“養眼”,肥城市新城街道制定了統一的整治標準,對轄區內泰臨路、肥桃路等主干道兩側站立的玉米秸、雜草等進行清除并清運到集中存放點進行粉碎、打包再利用;對“村村通”道路路肩的雜草進行清理,做到路面整潔、無坑洼,路肩平整堅實,邊坡平順,邊溝無雜草、無垃圾、雜物等,一條條道路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以往“臟亂差”的路,現在變成了一條條“風景路”“致富路”“網紅打卡路”,為鄉村旅游、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持續深化公路養護 筑牢農村交通安全防線
路要走得了,更要走得好。農村公路是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更是關乎群眾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礎。“四好農村路”的建設改善了農村交通狀況,也為鄉村發展帶來了機遇,但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農村路容易出現塌陷破損等情況。為了應對這些問題,我市各級交通運輸部門科學制定養護方案,突出抓好日常養護,加大養護工程實施力度,對影響通行安全的破損、病害等問題第一時間進行修復,路面技術狀況不斷改善提升。
△新泰上豹峪旅游公路。
與此同時,我市交通運輸部門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不斷提高新改建工程的安全水平。交通運輸部門通過排查道路安全隱患,建立工作臺賬,完善農村公路交通標志標線,加強信息指引,完成對臨水臨崖、急彎陡坡等重點路段安全隱患治理。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泰安農村公路總里程從2014年底的13257.477公里增加到2023年底的15223.957公里,農村公路路網密度達196.13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三,全市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優良中等路率達85.84%。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四好農村路”對完善現代化農村交通運輸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泰安將持續優化養護模式,不斷提升道路的維護效率和質量,確保農村公路的長久安全和順暢。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