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廠房造“大風車” “轉”出民企發展新動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在山東榮成就有這么一家民營企業,借助著技術優勢和地理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今,憑借著自己生產的超大型海上“風車”,走上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之路。
眼下,在山東榮成的這個超大型風機葉片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對渤海灣海上風電區的風機葉片進行最后的質量檢測,不久之后,這個“大風車”即將“展翼”石島灣。作為一家剛進入新能源產業的民營企業,一年多來,這里生產安裝的超大型葉片已經達到400余套。
朗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監 林志強:我們一期廠房共有3條智能化生產線,主要生產100米到150米的大型海上風機葉片,產品通過檢測以后,就直接通過碼頭發往海上風場進行安裝。
別看現在這個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一片繁忙,當初項目從選址到落地,每個環節都不那么輕松。
朗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監 林志強:當時,選址的時候我們一眼就看中了這個閑置了8年多的港口碼頭,這里既有基礎廠房又緊鄰船舶碼頭,而且港航條件非常便利,真的是心動不已。但是考慮到這以前是個船廠,沒有產業基礎,項目能否順利落地當時我們的心里也是打了個問號。
閑置廠房怎么改、產業配套哪里找?
一邊是閑置了多年的廠房,一邊是民營企業進軍新能源領域的建設熱情,怎么打通堵點,讓兩方雙向奔赴?為了盡快解決項目落地難題,當地成立了一個風電工作專班,對接項目落地建設。
威海海高園(石島管理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 朱志偉:當時問題很多,項目如何落地、閑置廠房怎么改造、產業配套哪里找,最主要的是榮成以前沒有風電項目先例,落地需要的材料、流程這些都是未知數,都不知道怎么辦。
如何讓企業快速進入生產中?
實際上一個小小的廠房,要轉為發展風電產業,這背后涉及很多部門,如何破題,讓企業快速進入到生產中?為此,產業專班將涉及的發改、工信、商務、行政審批等部門匯集在一起,大家針對遇到的問題逐一分析解決,多部門集思廣益,創新地畫出了一張產業圖,把所有的手續和事項、產業鏈配套等內容,都通過一張圖捋清楚。
威海海高園(石島管理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 朱志偉:這張圖很實用,也算是在改革試水,很成功。以后民營企業或中小企業如果想做風電、核電的相關產業項目,就直接對照圖走手續就行了。
有了這張圖,一個新產業的發展全過程變得清晰明了,海上風電配套葉片制造項目也按下了“快進鍵”。在各級部門的全力支持下,僅用4個月時間,1.8萬平方米的主成型車間和1.5萬平方米的后處理車間相繼改造完成,3條百米以上超長海上風電葉片生產線順利投產。眼下,由朗盛新能源生產的全長111.5米、重達43噸的首支風電葉片,也在風電裝備產業園成功下線。
朗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莊一君:確實沒想到能這么快,地方各級領導也給予了有力的支持,去年我們一期廠房,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后續二期工程完成后,預計公司每年產值將超過20億。
統籌協調支持 形成推進產業鏈發展的長效機制
眼下,榮成市持續推行重點領域審批改革,深化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涉及服務重點項目建設方面改革事項達20多項。
榮成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 殷波:民營經濟不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創新力量。我們就是要解決這些民營企業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以發展痛點、堵點為改革要點、關鍵點,用好這股創新力量,統籌協調各方資源更好支持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形成推進產業鏈發展的長效機制。
(總臺央視記者 朱江 張叢婧 榮成臺)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