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知了猴”成為致富“金疙瘩”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池彥明 審核 晁彤彤)正值盛夏,泰山區邱家店鎮石碑村的然興金蟬養殖基地,綠樹成蔭,蟬鳴陣陣。1日上午,記者來到基地時,工人劉師傅正在樹下撿拾蟬蛻殼。只見土地上一個個圓形的蟲洞便是金蟬鉆出時留下的。“金蟬一般的生長時節在7月到8月初,蟬蛻殼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是重要的辛涼解表中藥,能賣到400元一斤。”劉師傅一邊俯身撿拾蟬蛻一邊說。
據了解,然興金蟬養殖基地于2020年開始林下金蟬養殖,占地面積共100畝。“前些年綠化苗木行業發展好,我們以種植楊柳為主。后來我們了解發現林下養蟬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益,經過在網上查資料并到濱州、臨沂等地實地考察,我們及時進行轉型。60多畝地就能出30到40萬只金蟬。”然興金蟬養殖基地總經理徐汝和介紹說。
從在基地的柳樹、櫻花樹上掛卵枝,到“知了猴”羽化,生長周期約二十多天。“金蟬會把卵產到樹枝上。”徐汝和抬手折斷一根柳樹枝告訴記者,枝條縫隙里的白色如小米粒大小的東西就是蟬卵,一根卵枝有50至150只蟬卵。
金蟬一般都會在晚上出動,以躲避天敵螞蟻、蜘蛛等。晚上的收獲離不開白天的辛勤管護,平時基地在保持水分、土壤松弛、人工除草、及時排澇等方面精心管護,以確保金蟬的成活率。記者注意到,每棵樹在1米多高處都纏有膠帶,金蟬爬到膠帶地方就無法再往上爬,更加便于捕捉。“金蟬營養價值高,帶來的收益也非常可觀。晚上正是工人忙碌的時候,一般要忙到零點左右。兩畝地一晚上便能出2000多個金蟬,金蟬價格在一塊左右,有上門來收的裝到三輪車直接拉走,剩下的我們會再到市場進行售賣。”然興金蟬養殖基地經理張華表示,在基地干活兒的工人多是周邊的村民,一個人在高峰期一天工作兩三個小時便能收入200元左右,省時且在“家門口”就能賺錢,吸引了不少村民前來。
林下養殖和生態旅游模式是泰山區發展林下經濟的縮影。近年來,泰山區堅持科學規劃、集約經營、規模發展,強力推動名優經濟林基地建設,全面提高果品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增加林業附加值,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引導群眾逐步用活林下土地,走出一條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新路子。
“林下經濟產品的優勢在于綠色、無污染,因而在同類產品的市場上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且市場需求量大,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泰山區林業保護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中心將積極根據養殖戶的需要做好指導和服務工作,積極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思路,促進林下資源、技術、資本、市場有機結合,力爭打造特色品牌產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