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第32期丨歷盡滄桑 屹立不倒——岱廟城墻
□泰安市博物館 趙祥明
△20世紀20年代初的岱廟正陽門城臺及門樓。
城墻是岱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城堞高筑,周辟八門,四角有樓,是我國目前保存相對完整的宮城城墻。岱廟城墻整體呈長方形,周長1300米,高6.5米,最高處為8.2米,斷面呈梯形,層層夯土,內外砌以青磚護坡,外有垛口,內有女兒墻,氣勢雄偉壯觀。
△1962年的岱廟正陽門側影。
△1978年的岱廟北城門。
△1985年的厚載門。
自北宋創建以來,岱廟古城墻因戰亂、地震、火災等原因,屢興屢廢,但其風格被基本保留下來。據記載,宋宣和年間,岱廟城墻已形成“垣堞周匝,墻闕嚴整”的宏大規模。以后的重修在金、明、清三代,尤其在清代,岱廟城墻又經歷了大地震的考驗,后被重新修復。戰爭時期,城墻又遭受極大破壞。
1994年,東北角樓復建。
△1999年,修復中的岱廟西城墻。
自20世紀80年代起,在上級文物部門及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岱廟城墻的修復工作陸續展開。相關部門在1984年至1985年,復建岱廟正陽門、厚載門及西南角樓——坤樓;1987年復建東南角樓——巽樓;1992年維修正陽門兩側城墻104米及兩側登城馬道;1994年復建岱廟東北角樓——艮樓和西北角樓——乾樓,維修東華門南段城墻138米及東華門南側馬道;1999年,恢復西城墻南段80米;2002年,修復西城墻北段273米;2004年,修復岱廟北城墻及東城墻北段380米;2005年11月,完成西華門城臺的修復。至此,1300米的城墻蜿蜒連成一體,以完整的“宮城”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充分展示了城墻的恢宏氣勢。
△岱廟正陽門現狀。
△東城墻北段修復后狀況。
圖片均由泰安市博物館提供。
老照片征集
老照片是一個時代的切片,它將時光定格,將歷史凝固。透過它,我們得以觸摸歲月的年輪,追溯往昔的崢嶸,領悟時代的變遷,在回憶中尋找、發現、感悟人生的真諦。《泰山晚報》現面向廣大市民征集“老照片”主題攝影作品。如果您手中擁有定格難忘瞬間的老照片,我們熱切期待您的參與。
征集要求:
1.照片以電子版報送,報送者自行對老照片原件進行翻拍、掃描后發送JPG格式圖片到指定郵箱;電子照片黑白彩色不限,尺寸大小不限。
2.照片拍攝內容限定為泰安真實場景;每張照片附相應的文字說明(注明照片拍攝時間、地點、主題、背景等,同時標注照片是原件還是翻拍件),文末請注明拍攝者或收藏者的姓名、電話等。
3.投送作品須為原創獨立作品或對該作品擁有版權,不存在知識產權的任何爭議,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利,凡因作品著作權引起的名譽和經濟糾紛,概由投稿人承擔相應責任。
4.本報對圖片享有共享版權,即可進行使用、改編、傳播、復制等,并有權在望岳客戶端、最泰安App及《泰山晚報》相關官方媒介上進行展示及使用。
凡進行投稿的,即視為接受上述規定。
投稿郵箱:tswblzp@126.com(標題標注“老照片”)。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