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財經 > 正文
  • 新華全媒+|加強財政宏觀調控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財政“護航”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申鋮

        7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林澤昌、預算司司長王建凡、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出席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護航”高質量發展,財政政策如何發力、效果怎樣?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如何推進?在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作出詳細闡釋。

        “近年來,財政部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持續優化財政政策供給,加強戰略任務資金保障,強化財稅制度支撐,深化國際財金合作,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說。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

        優化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助力經營主體輕裝上陣,今年進一步提高政策精準性、有效性;合理審慎確定赤字率;黨的二十大以來,累計新增安排專項債券11.35萬億元,支持補短板、惠民生領域建設項目9萬個左右;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產業等政策協同配合……

        “我們加強和改進財政宏觀調控,連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組合運用赤字、專項債券、財政補助、貼息、稅收等多種政策工具,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王東偉說。

        發布會上,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林澤昌介紹了一組數字,彰顯今年以來財政政策力度——

        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13.7萬億元;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8.99萬億元,占年初預算的88.1%;去年1萬億元增發國債已全部下達地方,基本都已落實到項目上;今年安排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項目,截至7月24日已發行4180億元……

        下一步財政政策如何發力?林澤昌表示,將加大政策實施力度,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加力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強化基本民生保障,加強財政收支管理。

        財政資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的預算安排中,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衛生健康這四個領域的財政支出位列前四,合計占比近50%。認真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的要求,“小錢小氣、大錢大方”,把更多的財政資金用于促發展、保民生。

        “我們注重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加大對科技、教育、農業農村、生態保護等重點領域的投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足更濃。”王東偉說。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確要求。針對近期備受關注的消費稅改革、地方稅體系建設,王東偉介紹,總體來看,將拓展地方稅源,適當擴大地方稅權,規范非稅收入管理——

        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并穩步下劃地方,統籌考慮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稅收征管能力等因素,分品目、分步驟穩妥實施,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

        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為地方附加稅,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

        改革環境保護稅,將揮發性有機物納入征收范圍;

        對于收費公路,將按照受益者付費原則,推動優化相關政策;

        ……

        “深化論證具體改革方案,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王東偉說。

        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是政府間權責劃分的基本組成部分。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具體涉及收入劃分、轉移支付、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方面。

        “財政部將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著力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堅持不懈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務落實,更好調動兩個積極性。”王建凡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