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風景線)法國姑娘漫游上海蘇州河探尋“城市記憶”
中新社上海7月27日電 題:法國姑娘漫游上海蘇州河探尋“城市記憶”
作者 高志苗
拿上相機,在上海生活近一年的法國姑娘孫思思(Louise Schwaller)近日開啟了城市漫游,沿著蘇州河探尋屬于她的“城市記憶”。
“貫穿城區的塞納河總能將對巴黎的記憶串聯,勾起我的城市回憶。蘇州河對上海人來說同樣重要,我想通過蘇州河加深對上海的了解。”孫思思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訪時如是說。
2023年,作為交換生,孫思思來到上海讀書,雖然在中國生活還不到一年,但她已是個“中國通”。“我在法國讀的就是中文專業,來上海也是學的漢語言。”從書本上的中文知識到沉浸式體驗,孫思思用“充滿驚喜”來描述她在上海的生活。
法國姑娘緣何鐘情中文?在孫思思看來,中文是一門充滿挑戰的語言,喜歡挑戰自己的她選擇中文作為專業。另外,她觀察,歐洲很多公司都在布局中國市場,“會中文”也將在未來就業中占有優勢。她也正考慮申請中文專業研究生。
對話普陀區文化館館長、在咖啡店與當地居民聊天……標準的普通話讓孫思思的蘇州河之旅暢通無阻。歷史悠久的河流承載城市的記憶,將城市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聯系在一起,她直言喜歡這樣的城市深度游。
塞納河邊有盧浮宮、巴黎圣母院等建筑,蘇州河兩岸也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有諸多中西交融的建筑遺存。了解蘇州河普陀段的歷史后,孫思思感慨,如同塞納河銘記著巴黎的歷史,蘇州河兩岸也記錄了上海的成長史。
蘇州河上的武寧路橋給孫思思留下深刻印象,這座1956年建成,經過多次改建的大橋展現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這座橋讓我想到了塞納河上的亞歷山大三世橋,感覺他們都體現了城市的包容性。”
人們喜歡在塞納河邊邂逅法式風情,法國姑娘在蘇州河邊同樣體驗到上海的韻味和新意。上海和巴黎距離很遠,因為兩條“母親河”,讓獨在異鄉的孫思思找到了“家的記憶”。“兩座城與兩條河,也許未來有一天,會在我的夢里交匯。”
游覽結束,孫思思走到咖啡店,在明信片上用法語寫下:你好,中國。“我想告訴我的家人,我在這里一切都好。”(完)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