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區:建立“物質+服務”多維救助模式 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劉小東 審核 陳茂榮)7月25日,泰山區召開新聞發布會,泰山區民政局主要負責人從社會救助與養老服務方面,介紹了泰山區民生事業兜底保障情況。
建立“物質+服務”多維救助模式 全力開展社會救助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泰山區以健全分層分類救助體系為目標,建立“物質+服務”多維救助模式,聚焦低保、特困、殘疾人、孤困兒童等不同群體類別和不同需求,全力開展社會救助系列活動,構建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分層分類的綜合救助格局。
泰山區民政局持續提高九類困難群眾保障標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8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786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274元,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22元;機構養育孤兒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2450元,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960元,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452元;一二級和三四級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96元、147元,一級和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77元、147元。
圍繞不同群體困難需求,泰山區民政局創新救助服務模式,先后開展“泰陽光”一級智力殘疾患者集中供養關愛行動、“七彩陽光”心理救助項目、“為(胃)您健康 慈善公益行”困難群眾消化系統免費篩查等多項活動。目前,泰山區民政局累計開展助學、助老、助殘、助困等活動90余次,發放救助金930余萬元,為2.2萬余名困難群眾提供專業服務,困難群眾覆蓋率達92%。
此外,泰山區民政局還開展了城鄉低保家庭大學生入學救助工作,為泰山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參加2024年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入學考試,經山東省教育考試院高等學校招生辦公室正式錄取的全日制本科教育大學新生,每人發放救助金4000元;開展“社會救助政策集中宣傳月”活動,印發社會救助政策小扇子1.8萬余個,發放明白紙、“碼上通”宣傳冊3萬余份,通過視頻動畫、趕大集、進商超、建社會救助主題公園、舉辦社會救助知識競賽等形式提高公眾對社會救助政策的知曉率。
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 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為積極貫徹落實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泰山區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幸福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安享有保障、有質量、有活力的幸福晚年。
聚焦社會上失能老年人的照護需求,泰山區民政局推動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建設,建成養老機構18 處,養老床位4132 張,有效滿足了機構養老需求;聚焦失智老年人照護需求,加大認知障礙照護專業服務供給,建成認知障礙照護床位50張。
在居家養老服務方面,泰山區民政局深入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打造“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建成家庭養老床位600張,為1043人開展5.9萬余次服務;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程,推動專業照護服務向老年人家庭延伸。
在農村養老服務方面,泰山區民政局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以互助式養老為切入點,建立了以村(居)為主導、網格隊伍為支撐、社會力量為補充的新型互助養老模式,依托養老互助站、幸福食堂、幸福院等平臺,橫向組建低齡老人、樓長、老專家、志愿者為主體的“益護隊”,建立“積分+兌換”機制,打造了“悅積樂兌”互助養老品牌。
泰山區民政局將繼續圍繞民政部門“保基本、兜底線”這一核心職責,在鞏固基本民生應保盡保、應兜盡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拓展內容、優化流程、創新方式,不斷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增進社會福祉,讓困難群眾有更多改革發展獲得感。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