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臺意見助力殘疾人實現“社區微業” 推動社區就業面向殘疾人擴容提質
為進一步挖掘培育城鄉社區就業資源,推進我省殘疾人“社區微業”工作,7月18日,省殘聯、省委社會工作部等部門聯合出臺推進山東省殘疾人“社區微業”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以有就業意愿且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離校未就業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為重點,緊密結合基層治理與社區實際,推動社區就業面向殘疾人擴容提質,幫助社區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助力社區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殘疾人在社區能實現哪些“微就業”?意見明確,推行殘疾人社區微業“2+N”模式,“2”即提供快遞服務、廢舊物資回收(可回收物),“N”即因地制宜開設社區團購、洗衣代收代取、報刊訂閱、理發、修鎖、修鞋等“微業”服務。深入打造“齊魯手創”盲人按摩服務品牌,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盲人按摩機構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補助。支持家政企業在社區設置服務網點,挖掘社區就業優勢,鼓勵家政企業吸納殘疾人特別是殘疾婦女就業。優化社區快遞服務,對開展快遞業務依法依規監督管理,保障殘疾人快遞從業者合法權益。加強“垃圾分類 廢舊物資回收(可回收物)”兩網融合,推動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進社區,吸納帶動更多殘疾人實現“家門口就業”。鼓勵物業服務企業為社區內殘疾人及其家庭提供定向服務和就業崗位。
促進殘疾人“社區微業”技能提升,意見提出,針對殘疾人特點和微業項目需求,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并為殘疾人提供職業技能鑒定服務。依托殘疾人“文創工坊”“美麗工坊”,開展手工藝術、實用技術等培訓項目,輻射帶動殘疾人就業。利用社區教育、職業培訓機構等資源,圍繞殘疾人需求,開展直播銷售、家政服務、快遞服務等市場急需緊缺培訓,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創新助殘“社區微業”服務,深入社區開展“走訪拓崗促就業”活動,為轄區內各類用人單位送政策、送服務、送人才。對殘疾人“一對一”落實“12333”服務,即:1年內至少開展2次政策對接、提供3次職業指導、推薦3次崗位信息、提供3次技能培訓信息。組建助殘幫扶志愿服務隊伍,引導動員轄區機關、事業單位等主體,定期開展社區助殘就業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開展社區殘疾人志愿者注冊等相關工作,吸納更多殘疾人參加志愿服務。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