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天坊到紅門,文化老街煥發特色活力
自泰安通天坊北行,鱗次櫛比的古建筑和牌坊彰顯著歷史文化中軸線的魅力。泰安不只有泰山,“紅門路—岱廟—通天街”歷史文化街區,是山東省政府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街區,承載著泰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當下正煥發新活力。保護歷史、傳承文脈,該街區的保護工作成為我市彰顯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舉措。
19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市委常委、副市長唐傳營介紹了“紅門路—岱廟—通天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情況。
深化頂層設計,持續優化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市委、市政府將歷史文化保護工作作為重點工作,持續推進,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緊密協作,共同構建起職責清晰、協同高效、運行順暢的工作體系。今年5月22日,《泰安市紅門路—岱廟—通天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頒布實施?!短┌彩袣v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辦法》《泰安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相繼實施,《泰安市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活化利用項目準入正負面清單》正在修改完善,為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法規制度支撐。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建立歷史城區在建工程臺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信息管理系統,并實施巡查報告制度,確保工作更加精準、高效。
精準分類施策,穩步推進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守護修繕類建筑,我市秉持“尊重歷史,不改變文物原狀”的核心理念,對該街區內3處文物保護單位、5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采取日常保養、防護加固、現狀修整及重點修復等精細化措施,確保珍貴建筑的安全。激活維修改造類建筑,對街區內已公布的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以及潛在資源,通過“維修改善”的方式,賦予其新的生命與活力,并向公眾開放,讓更多人感受歷史的脈搏。整修更新改造類建筑,對于街區內與傳統風貌相協調的一般建筑物,鼓勵對其內部進行必要的整修改造,以適應現代生活的需求。對于與傳統風貌存在沖突的一般建筑物,通過建筑立面改造、院落環境整治等手段,使其與街區整體風貌更加協調。
聚焦重點文旅項目,激發街區發展新活力。我市實施“紅門路—岱廟—通天街”歷史文化軸文旅提升項目,深度整合現有資源,融入新興業態,從功能布局、環境美化到文化品質,全方位推進街區提升。通過項目實施,期望達到三大核心目標:文脈傳承,重塑歷史文化軸的歷史風貌與朝圣氛圍,讓泰城居民和廣大游客在漫步間感受千年文化的深厚積淀;筑巢引鳳,借助項目改造提升,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全力構建一個能夠吸引并留住各類文化與消費業態的特色區域;文旅融合,將歷史文化軸打造成為泰安璀璨文化的展示窗口與旅游新地標,不僅滿足游客的文化探索需求,更提供豐富的文旅休閑體驗,真正讓登山游客實現由城上山,由山進城。
泰安市“紅門路—岱廟—通天街”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文化和民生項目。市委、市政府將堅持“尊重歷史,傳承文化”的原則,加壓奮進,強力攻堅,加快項目建設,保證工程質量,為泰城居民和廣大游客賡續傳承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李松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