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百年梅集華麗轉身 續寫新時代鐵路傳奇

      中國網7月14日訊(記者 唐佳蕾)從硝煙四起的戰爭年代,到如今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梅集鐵路歷經百年風雨,帶著新的使命重新出發。7月9日,記者跟隨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聯合舉辦的“發現最美鐵路·看百年梅集助力東北振興”活動一行,展開了為期5天的探尋百年梅集鐵路的“前世今生”之旅。

      梅集鐵路始建于1936年,全線穿越長白山區,沿線山高林密、河流縱橫,夏秋兩季是最美的季節,特別是秋季,漫山遍野五彩斑斕,乘車而行,如同在畫卷中穿梭。

      戰爭年代的紅色生命線

      梅集鐵路,原稱梅輯鐵路。這條鐵路自沈吉鐵路梅河口站岔出,經柳河、通化,到達終點站集安。梅集鐵路地處高寒山區,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冬季氣溫可達零下40攝氏度,氣候惡劣,但梅集鐵路沿線地區卻是鐵、煤、木材等重要礦產及林木資源聚集的寶庫。

      1936年,日本人為實現政治野心和經濟掠奪,將鐵路線向中國大地延伸,其中通化地區至集(輯)安是日本人籌謀“東邊道”的主要樞紐。

      為了打擊日軍的戰略圖謀,1938年,楊靖宇將軍率領東北抗日聯軍在梅集鐵路老嶺隧道打響了歷史上著名的鐵路破襲戰,沉痛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沿著梅集鐵路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此后3年,梅集鐵路成為抗美援朝物資補給的生命線。

      時光飛逝,當年的抗聯精神依舊回蕩在梅集鐵路線上,始終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跨越百年帶來新機遇

      如今,一列列滿載貨物的列車,沿著百年梅集線駛過了施工中的沈白高鐵通化西站。記者在正在建設中的通化西站看到,車站的一邊是歷經百年風雨的梅集鐵路普速線,另一邊則是在建中的沈白高鐵線,這跨越百年的相遇,不僅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更為通化這座北國山城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希望。

      沈白高鐵全長43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正線起自沈陽北站,沿線經沈陽市、撫順市、通化市、白山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等7個地市(州),終至長白山站。據悉,沈白高鐵將于2025年建成通車,屆時通化市也正式進入“高鐵時代”。

      通化市文旅局市場推廣科科長單緋緋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沈白高鐵開通將為通化市的文旅產業發展帶來三方面“利好”。一是每年直接帶來超千萬客流;二是進一步釋放周邊游市場潛力。沈白高鐵將實現北京至通化的車程縮短至3個多小時,使得通化能夠承接“京津冀”地區的市場,成為“京津冀”地區的后花園;三是有利于促進沿線城市聯動發展。沈白高鐵的通車,將改變原本省內大交通格局,在吉林省東部形成了高鐵旅游環線。

      一次次接棒、一脈脈傳承,百年間歷久彌新、獨具風華,蘊藏其中的是前赴后繼的勇氣。展望未來,沈白高鐵的開通將有力推進東北三省與京津冀地區深度融合,為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加廣闊的前景。

      賦能沿線企業高質量發展

      然而,梅集鐵路承載的不僅是歷史,更為沿線企業發展提供了動能。

      首鋼集團通化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鋼)是吉林省內最大的國有鋼鐵聯合企業、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重點支持企業,是集采礦、選礦、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于一體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具備年產生鐵440萬噸、鋼材540萬噸的生產規模,產品主要銷往北京、山東、河南和河北等地。

      “對于通鋼來說,梅集鐵路就是我們的生命線。”首鋼集團通化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長助理李云飛告訴記者,通鋼有80%的原材料是通過梅集鐵路運來的,90%以上的鋼鐵產品也是通過梅集鐵路發往全國各地的,這條線路對于通鋼非常重要。

      李云飛介紹說,由于我們運輸的都是鋼鐵產品,使用鐵路運輸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今年以來,通鋼已節約運輸成本約3200余萬元。

      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以各種“水果”飲品為特色的吉林麥吉翁酒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生產果酒、啤酒、果汁等飲用品,預計年產量3.5萬噸左右,主要發往長春、沈陽、大連、哈爾濱等地。

      目前,吉林麥吉翁酒業有限公司計劃今年下半年啟動鐵路運輸,預計年發運貨物2萬噸。

      悠悠小慢車 滿滿民生情

      因為一條路,溫暖千萬心。在梅集鐵路線上,有列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親民車”的公益“慢火車”,這趟列車始于1939年,是通化前往集安的唯一火車。全程115公里,列車運行時間2小時48分,全程僅需16.5元。

      7月10日,恰逢“列車大集”開市,車廂里擺滿了新鮮的農產品,有村民自己種植的黃瓜、玉米、西紅柿、人參,還有大山里的叫不出名字的野山果、山野菜、山蘑菇……

      據長春客運段19車隊列車長付強介紹,在這趟小慢車運行區間的果松站、集安站附近有集市,每逢農歷初一、十五,石湖、老嶺的村民都會乘坐這趟車去趕集。“按照規定,一般列車上是不可以帶‘活物’上車的,但這趟車是個例外,為了更好服務沿線百姓,村民們是可以帶著活的雞鴨鵝等上車的。”付強說。

      準備乘車前往集安的趙大爺告訴記者:“我今年已經70歲了,去過很多地方,也深知山里農民賣貨的難處,如果沒有這趟車,山里的農作物很難運出來。所以在我們老百姓眼里這趟車就是‘親民列車’。”幾十年來,依靠這趟車,村民們帶貨出山,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慢火車”不僅為沿線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公益“慢火車”則宛如流動的民生線,承載著山區人民的希望與夢想,雖然速度不快,卻穩穩地駛向幸福的彼岸。

      百年梅集鐵路,是中國發展的時代見證,在推進東北振興的奮進號角聲中,梅集鐵路正承載著歷史的榮光,煥發出勃勃生機,帶著新的使命,續寫著新時代的鐵路傳奇。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